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冷库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的通知


序号

项目

主要检查内容

常用检查方法

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情况

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包括从主要负责人到职工的各级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员管理体系,做到“人人有责”;还应包括各级职能部门、科室的安全责任,形成横向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同时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体系,明确考核要求、考核办法、奖惩等内容。不同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应按照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进行细化和分解,一般应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报告、遵守安全规章和从事本岗位工作安全要求等内容。

直接询问主要负责人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职责;

调阅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文件,判断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查看责任制内容是否包括了全体从业人员,重点查看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经营)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工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

查看责任制内容是否全面、合理,是否能反映本岗位安全工作的需求;

现场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清楚自身的安全责任;

查看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是否建立了配套的考核系统,是否按期考核,有无奖惩措施等。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情况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具备以下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同时,还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特点,制定不同工种和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

调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定是否制定了上述基本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是否全面、合理等;

调阅操作规程,确定其范围是否包括了各个重点岗位和工种,内容是否全面、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询问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关于制度规程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情况,确定制度是否认真落实;

调阅有关安全教育、检查等的台帐,检查制度规程的落实情况;

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清楚规章制度的内容;

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实际演练,检查规程的落实情况。

3

安全生产投入的具体实施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治理消除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主要有以下方面:

事故隐患治理费用;

安全技术措施资金;

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费用;

劳动防护用品购置制度的费用;

劳动条件改善的费用;

为员工全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安全投入管理台帐,内容包括:安全投入计划或项目,资金的审批、项目实施情况等。

询问主要负责人安全投入的总体情况;

调阅安全投入的管理台帐或财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的账目、票据,核实是否真正投入了资金;

询问安全管理人员有关购买安全设施、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缴纳工伤保险费等的具体情况,明确安全投入是否达到了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

现场查看安全投入的实施情况。

4

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开展情况和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的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应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主要负责人应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问题、并制定具体措施等。生产经营单位一般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明确安全管理目标,签订各级安全责任书;同时还应进行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对策,并进行全员安全考核和评比。

调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工作总结、计划、判断在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是否开展了安全工作:

询问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关于本单位安全工作的总体开展情况、近期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检查是否制定了安全会议制度或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的制度;

查看有关会议纪要,明确是否定期研究了安全生产问题。

5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治理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方案及防护措施,确定整改责任人员、资金、时间等、确保及时消除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的制度、台帐、对检查及整改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

询问主要负责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判断其是否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

调阅安全检查和治理的制度、了解开展工作的程序及要求等;

调阅安全检查台帐,全面了解检查开展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达到了制度规定的要求;

调阅隐患治理台帐并对隐患治理进行现场检查,判断是否认真开展了整改工作。

6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明确了应急救援组织,有相关人员名单并进行了职责分工,有通讯联络方式;

描述了生产经营单位的概况,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事故及其部位和形式;

针对识别出的事故编制了应急救援措施,内容应包括报警、现场处理、伤员医疗急救、警戒、危险物品转移、废弃物处置等;

确定了预案的启动、关闭条件;

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

明确了应急演练的时间、程序要求;

明确对预案修订的要求;

对预案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向社会求援的程序步骤。

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及时进行总结和修订工作,并做好演练记录。

询问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的情况;

调阅应急预案及其演练记录,检查其内容是否完善,演练是否到位;

询问相关人员是否掌握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现场演练应急预案的步骤。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及时、如何向政法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不得瞒报、谎报、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应制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明确发生事故后立即向政府部门报告的内容。应建立事故管理台帐,对发生的事故建档记录,定期统计分析。

查阅文件,确认是否建立本单位发生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调阅事故管理台帐、事故调查报告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询问现场有关人员,了解是否有瞒报、谎报、拖延不报等情况。

8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安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除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询问相关人员或调阅有关资料,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属上述高危行业和从业人员数量,确定其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对高危行业和其他行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要调阅安全管理资料,判断是否配备了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来满足安全工作的需要;

查看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等资格证明,并询问安全管理人员相关的安全知识,判断其是否具备了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询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确定是否属于专职。

9

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应定期开展以下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新员工三级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和复审;

变换工种教育;

转岗、复工教育;

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安全教育;

从业人员的经常性安全教育;

其他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调阅安全教育制度,查看教育内容、形式等规定是否全面、合理;

调阅安全教育台帐,检查培训是否按制度开展,是否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是否全面,培训是否达到学时要求等;

检查安全考核的开展情况,是否真正进行了安全考核,有无试卷,对不合格者的处理情况;

现场抽查从业人员是否掌握了教育培训内容;

检查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

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

10

作业场所

为保证从业人员安全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检查中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作环境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噪声、光污染、振动、高温等)的控制消除情况;

厂址、作业区的布置是否合理;

建筑物的距离是否符合通风、采光、防火要求;

各种仪器、仪表是否选用合理、灵敏可靠、易于辨识;

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火等级、通风、照明、防火、放水、防静电等是否合理;

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

危险物品的储存;

作业环境内办公和工作设置、设备布局是否合理。

对危险物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等进行现场检查;

使用仪器测量安全距离、噪声、高温和防静电等情况;

调阅有关设计资料,对工作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11

防护设备和用品

依据规范标准对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设备和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

配备劳动防护设备、用品的种类和数量;

配备劳动防护设备、用品的质量和标准;

劳动防护设备、用品发放台帐和记录;

从业人员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

劳动防护设备、用品的检查和维护情况。

调阅劳动防护设备、用品的购买、发放记录,对照现有工种,确定是否配备齐全;

到库房检查劳动防护设备、用品的质量,确定是否为定点正规厂家产品,检验标志和合格证是否齐全;

现场检查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和穿戴了劳动防护设备、用品;

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掌握劳动防护设备、用品的检查、维护方法。

12

从业人员

对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操作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是否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危险作业时,如动火、登高作业等,是否采取了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经过安全部门的审批;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是否按规定穿戴了劳动防护用品;

身体精神情况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对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操作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是否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危险作业时,如动火、登高作业等,是否采取了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经过安全部门的审批;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是否按规定穿戴了劳动防护用品;

身体精神情况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配备情况;

生产布局的情况,应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配套的卫生设施情况;

设备、工具和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从业人员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调阅卫生、环境部门的检测报告,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有效控制;

询问作业人员,了解作业现场危害因素的实际情况;

现场检查防护设施的工作情况和卫生设施的设置情况等;

调阅有关设计资料,了解生产布局的具体情况。

14

危险源管理

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有重大危险源台帐,有应急预案。

查文本和台帐

15

安全评价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查评价报告

16

防护设备设施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查现场

17

储存场所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危险化学品贮存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低、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存于一级耐火库房,毒害性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库房耐火不得低于二级,易燃易爆品库房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三级,库房门应为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并向外开,设置高侧窗,库房内不得设休息室、办公室,库房内应设温湿度计,

18

电气

冷库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食品卫生,如供电不能保证,一旦停电,势必会使库温升高,导致食品变质,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看,冷库应属二级负荷。对小型冷库因停电造成的损失较小,可按三级负荷供电。

当对冷库难以实现专用回路供电要求时,许多冷库为了保持正常运行,都希望有第二路电源供电,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自备电源的方法取得第二电源。

根据对110个冷库与肉联厂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冷库总电力负荷需要系数采用0.55~0.70是合适的。

一般冷库的运行均有淡旺季之分,因此为了调节负荷,做到经济运行,宜选用2台变压器。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电部门是采用二步价计费方式,为了减少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同时又兼顾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并有一定的裕度,因此变压器的负荷率可采用0.8~0.9。

冷库的主要用电设备在氨压缩机房,约占全库总用电负荷的50%以上,因此机房是冷库的负荷中心,变配电室应尽量靠近机房设置。

冷库的自然功率因数较低,而且用电负荷大部分集中在氨压缩机房,且冷库一般没有高压负荷,因此应在低压配电室集中设置补偿装置,对远离配电室且负荷又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屠宰加工车间、分割肉加工车间等,为了提高补偿效果,减少线路上的电能损失,可分别在这些场所的配电室设置补偿装置。

一旦突然停电,为了及时地进行必要的倒闸操作,在高、低压配电室宜设置应急照明。

当应急照明电源取自直流电源屏时,应对电源屏的容量进行校核。

氨气比空气轻,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爆炸极限为15.5%~27%,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中关于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的规定,氨压缩机房可划为2区,并应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

原规范考虑到氨压缩机房一般通风良好,且必须有人值班,因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爆炸下限较高(15.5%),当出现漏氨时,远未达到爆炸下限值就已被发现,又根据商业冷库多年的运行经验,尚未发生过氨压缩机房当出现漏氨时因电气火花引起爆炸事故的例子,因此没有要求氨压缩机房按爆炸危险区域进行电气设计。

本次修订原规范工作,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中关于符合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的规定,在本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上,与会专家要求增加本条内容,以保证氨压缩机房的运行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氨压缩机房的运行安全,在运行中会产生强烈电气火花的启动控制设备不应布置在氨压缩机房中。

因为氨气对温度测量和记录仪表的铜接点有腐蚀作用,因此不宜将该仪表布置在氨压缩机房中。

装设电流表除可监视电机运行情况外,还可用于监视制冷设备的运行情况,例如氨压缩机的制冷量,氨泵的上液量以及空气冷却器(冷风机)的结霜情况。

空气冷却器(冷风机)的电机台数多而容量小,属于同一台空气冷却器(冷风机)的数台电动机由于同时启停,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相同,因此可共用一块电流表,共用一套控制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氨压缩机在运行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机械故障等,因此要紧急停车进行处理,以免事故扩大。

事故排风机虽然台数少、容量小,但其要在机房出现漏氨事故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因此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属于冷库的二级负荷,因此在供配电设计上,应在机房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保证事故通风机的可靠供电。

在机房漏氨的情况下,事故排风机如过载停止运行,会使事故进一步扩大,因此当排风机过载时,宜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值班人员注意观察,而不适宜直接作用于停机。

因为氨气比空气轻,为了安全起见动力配线宜在地下敷设。

在发生漏氨时,氨气会聚集在氨压缩机房的上部,为了进一步提高氨压缩机房的运行安全,应选用防爆型灯具,照明线路宜穿管明敷。

当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为了安全要对制冷设备的有关阀门进行必要的操作,因此氨压缩机房宜设应急照明。

19

消防

是否有足够的消防设备、设施

查现场

20

库房

库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运输线路要短,避免迂回和交叉;

冷藏间平面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贮藏货物的包装规格、托盘大小、堆码方式以及堆码高度等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综合考虑建筑模数及结构选型的合理;

冷间应按不同的设计温度分区、分层布置;

冷间建筑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其隔热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

冷间建筑内防火墙应将外墙、屋面、楼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热材料截断。故推广使用。

为了冷库的安全,阁楼层不得挪作它用,平时也不能上人,因此规定阁楼层内不应敷设电气线路,以防发生意外电气事故而引起火灾。

本条是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人员被误关在冷间里面而规定的,由于现在冷藏门开门机构较前已大有改进,在库内可以较容易的将门开启,因此可根据需要装设。

电梯属于冷库中的二级负荷,供电应予以保证,不应与其他负荷共用一路电源。考虑到冷库一般采用3t货梯,电机容量较小,故多台电梯可共用一路电源。

消防水泵属于冷库中的二级负荷,供电应予以保证,不应与其他负荷共用同一路电源。

当某层冷库发生火警时,不仅可由该层消火栓箱处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而且在控制室应发出该层火警的报警信号,以通知值班人员。

对冷库而言,地下土壤防冻是保证冷库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当采用地下机械通风的方案时,除有温度显示外,通风机应能自动运行。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冷库宜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

冷藏间的分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贮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温度等要求分间;

有异味的贮藏食品应设单间。

库房应设穿堂,其温度应根据需要确定。

库房的公路站台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公称体积大于4500m3的冷库,其站台宽度为6~8m;公称体积小于4500m3的冷库,其站台宽度为4~6m。

站台边缘顶面高出站台下地面0.9~1.4m,根据需要可设高度调节板。

站台边缘顶侧面应涂有明显的黄、黑相间防撞标示色带。

站台上应设罩棚,靠站台边缘一侧如有结构柱时,柱的边缘距站台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6m;罩棚顶板应挑出站台边缘的部分不得小于0.75m,罩棚净高应适应运输车辆的高度,且应设有组织排水。

根据需要可设封闭站台,封闭站台宜与冷库穿堂合并布置

封闭站台的宽度及其内的温度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其外围护结构应满足相适应的保温要求。

封闭站台的门洞尺寸及数量应与货物吞吐量相适应。

库房的铁路站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站台宽度7~12m;

站台边缘顶面应高出轨顶1.1m,边缘距铁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1.75m;

站台长度一般为220m,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可适当缩短,但不应少于128m;

站台上应设罩棚,其柱边与站台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m,其檐高和挑出长度应符合铁路专用线的限界规定。

库房的电梯宜设置在常温环境内。电梯轿厢的选择应充分利用电梯的起重能力。

库房设置电梯的数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3t型电梯运载能力,按每小时20t计;2t型电梯按每小时13t计;

以铁路进出货为主的冷库及港口中转冷库应按进出货吨位和装卸允许时间确定设置电梯的数量;

在以铁路、水运进出货确定电梯设置的情况下,其位置应兼顾日常生产和汽车装卸货使用的需要,不宜再为其另设电梯。

多层库房的楼梯应设置在靠穿堂处,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如只设一个楼梯时,不得采用螺旋扇步形式。首层楼梯出口应靠近通向室外门。

带水作业的加工间和温度高、湿度大的房间不应与冻结物冷藏间毗连,生产流程必须毗连时,应考虑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面积在1000m2以上的冷藏间应至少设两个门。面积在1000m2以下的冷藏间可只设一个门。

库房的过磅设备应根据进出货操作流程短捷的原则和需要进行布置。

库房工作人员需要的办公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卫生间等辅助房间宜布置于穿堂附近,多层库宜设置在首层、卫生间内应设自动冲洗的大小便器和洗手盆。

21

安全警示标志

是否有足够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查现场

22

氨压缩机房、变配电室和控制室

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I6中火灾危险性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

氨压缩机房净高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采暖通风的要求确定,不宜高于6m。

氨压缩机房的屋面应设通风间层及隔热层。

氨压缩机房的自动控制室或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封观察窗。

机器间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

变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毗连时,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只允许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其孔洞周围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堵塞。

氨压缩机房和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并采用手开门。

配电室如通过走廊或套间与氨压缩机房相通时,走廊或套间门的材料应为难燃烧体,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共用的隔墙上不宜开窗,如必须开窗时,应用难燃烧的密封固定窗。

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