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组织生产,并建立内部评审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内部评审结果,每年对实施《药品生产质量规范》情况进行总结,对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形成《药品生产质量年度报告》,年底前报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企业《药品生产质量年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当年企业组织机构、生产和质量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检验条件的变动及审批情况;
(二)当年历次《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自查情况及接受监督检查情况;
(三)当年历次检查的整改落实情况;
(四)当年生产品种、批号、数量;
(五)当年生产偏差调查及结果;
(六)当年退货情况及处理情况;
(七)当年不合格产品情况及处理情况,特别是不合格药品被质量公报通告后的整改情况;
(八)当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九)年度评价及建议。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配制制剂使用的原料在使用前按批次进行全检。
部分项目检验有困难的,可以委托药品检验机构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检验;医疗机构间签订统一采购协议的,可以共同委托药品检验机构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检验。委托检验应当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书面告知企业所在地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有真实完整的制剂原料、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购进、检验和验收记录,制剂批配制记录、批包装记录和清洁消毒等原始记录,所配制制剂成品的检验和使用记录,以及必要的中间产品检验记录。
前款规定的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产品有效期满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应当保存三年。
第十八条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生产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法定标准或者依法审定后的企业标准。
第十九条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注册申报的生产工艺组织生产,产品出厂前应当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书;未经检验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