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政发〔2009〕34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轻工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我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目标的实现。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按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九年七月十五日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2009— 2011年)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贯彻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贯彻国家规划与发挥地方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实现产业突破,以重大项目推动产业发展,以重大成果规模化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均较2008年实现倍增,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产业规模继续保持中部地区第一的位置。全省电子信息企业突破1000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3家以上、50-100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行业前4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32%,形成光电子、通信设备、集成电路、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集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宽带上网用户达到40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00万户。“光纤到户”、“三网融合”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相关服务培育为消费热点,信息技术应用有效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软件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高,培育8个以上的中国名牌产品。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家以上,新产品产值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较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国际、国家标准数量达到30个以上。核心技术有所突破,在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二、主要任务

  围绕国家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信息服务等九大领域,结合我省优势和实际,大力推动光电子、通信设备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增长,加快建设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集群,着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通过重大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抓好304个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形成近900亿元的投资规模,实现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倍增目标的实现。

  (一)大力推动光电子、通信设备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技术领先与规模优势。

  抓住国家加速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新一代网络建设的机遇,强力推进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及研发优势,集中力量扶持骨干企业快速扩张,促进产品高端化、技术工程化、产业集约化,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规模上新台阶,巩固光电子和通信设备的优势地位。力争到2011年,光电子和通信设备产业新增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以上。

  充分利用已掌握的光纤预制棒制造等核心技术,加强专业化协作与配套,加快特种光纤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光电器件、光模块、关键专用芯片等光通信专业元器件和组件,重点发展集成光子器件和集成光电子器件。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提高片式元器件、高频频率器件、传感器件、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加快发展无污染、环保型基础元器件和关键材料。进一步消化再创新CO2激光器技术,研究开发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泵浦全固态激光器。大力发展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高功率激光特种加工和中小精微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医疗设备。

  加快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分组传输网设备、下一代传送网设备、自动交换光网络设备、光纤到户宽带接入设备等。加快通信交换设备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以软交换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网络系统与设备。加快发展以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系统与终端设备,加大LTE(长期演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构建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积极支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继续组织实施省光电子专项,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核心产品,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扩大优势产业的规模效应,巩固光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的国内领先优势,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重点抓好长飞公司扩产、藤仓烽火光纤预制棒、烽火通信电信级多业务光接入设备、烽火网络电信级以太网多业务承载设备、武汉电信器件公司光纤到户用光电子核心芯片、武汉光迅光放大器与子系统、华工正源光子公司980nm泵浦激光器组件、长光公司50万线互联互通型光接入模块、武汉虹信3G直放站和拉远基站、凡谷电子3G基站射频设备、艾维公司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华工团结公司大功率轴快流CO2激光器及其成套设备、华工激光公司光纤激光器激光精密微细加工系统、凌云光电公司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综合微创治疗仪系列产品等125个项目建设,形成约280亿元的投资规模。

  (二)加快建设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与结构协调发展。

  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立足自主创新,加强招商引资,依托国内外大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建设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11年,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三大产业集群新增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以上,形成年产显示器1500万台、电脑1000万台、数码相机1000万部、手机1000万部、多晶硅5000吨、太阳能电池1000兆瓦的生产能力。

  扩大显示器、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消费电子主导产品产量。着力改善消费电子产品配套环境,策划和引进国际知名消费电子方案设计公司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尤其是能够填补省内国内技术空白的企业。围绕富士康综合电子基地项目,引导省内电子信息企业加强与富士康的配套协作,提升本地配套产品附加值含量。在平板显示领域,培育壮大液晶模组企业,策划发展液晶面板制造项目,形成“液晶面板—模组—显示器等终端产品”链条。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加快45代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项目建设,尽快实现规模生产。充分利用全球产业资源,重点加强与台湾地区的产业合作,策划和引进六代以上TFT— LCD、PDP(等离子显示)生产线。鼓励和支持显示器整机厂研发和技术升级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加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等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平板显示器件关键材料、液晶显示背景光源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努力在若干领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支持多普达、随州波导完善手机产品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引进国内大型家电尤其是数字电视机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智能电器等消费电子产品,形成以富士康、冠捷、武汉天马、多普达等企业为龙头的消费电子产业群。

  以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制造项目为核心,推动上游的设计、设备、原材料企业形成集聚优势,带动下游的封装、测试、应用开发、信息服务等发展。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支持现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快速发展,加大对重点整机企业建立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扶持力度。提高芯片设计企业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设计能力,重点加快通信系统专用集成电路、IP网络及系统芯片、3G系统芯片、数控系统专用控制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嵌入式IC卡芯片等集成电路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引进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工程化技术及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湖北发展,逐步形成以武汉新芯等企业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构建“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产业链条。依托宜昌的水电、氯碱化工、硅资源等优势,重点发展多晶硅和单晶硅等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材料,适度配套发展硅片和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等,努力打造成为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上中游的集聚区。加快宜昌南玻多晶硅项目建设步伐,力争二期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投资建设2500吨以上的多晶硅项目,争取2年内投产并发挥效益。依托武汉的科研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重点发展光伏发电系统与配套产品,积极推进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等规模化扩张,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中下游产品的核心区。重点支持高亮度LED(发光二极管)蓝光等芯片研发及制造,大力发展LED后道工序封装测试,打造集聚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应用产品的半导体照明企业群。提高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围绕电机节能、照明节能、电力、冶金等领域,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电力电子装置产业化。着力打造以宜昌南玻、迪源光电、武汉日新等企业为骨干的太阳能光伏及节能电子产业群。

  重点抓好富士康电脑和数码相机、多普达3G手机、武汉新芯12英寸集成电路、华中科大等GB级低功耗相变存储器芯片研究与开发、武汉磐大数字辅助多媒体音频处理和电源功率管理SOC处理芯片、武汉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武汉经济开发区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宜昌劲森液晶显示背景光源、宜昌南玻160兆瓦硅片及3000吨多晶硅、武汉日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用光伏构件及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系统、武汉珈伟100兆瓦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迪源光电半导体照明大功率外延片及芯片等106个项目建设,形成约500亿元的投资规模。

  (三)大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新应用实现新增长。

  立足长远,把握趋势,大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加快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力争到2011年,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以及通过先进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等实现新增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以上。

  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重点发展国产数据库、“3S”和“3C”等优势软件产品,培育和壮大核心骨干企业。研究开发智能光交换网络等光通信设备嵌入式软件和通信支撑软件,促进通信网络系统不断升级换代。加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提高承担重大系统工程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的能力。重点支持软件及服务外包,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打造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引导企业开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