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一思路,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严格考核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起粮食安全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抓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认真落实储备规模,确保全市7.3亿粮源到位,继续优化品种结构,适度增加晚粳谷储备比重,增强调控的有效性。切实加强储备管理,进一步推行精细化管理,推广应用绿色保粮技术,积极开展“星级粮库”、“一符四无”粮仓创建活动和全国“仓储管理规范年”活动,严格执行质量检测和粮情检查制度,确保储粮安全和质量完好。进一步完善轮换机制,推行储备粮轮换购销的公开竞价方式,规范县(市)区储备粮轮换备案工作,加强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而又稳妥地实施收储轮换与市场经营的有机结合,国有企业与实力强、信誉好的多元主体开展收储合作,共同搞好粮食储备,实现储备粮管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以完善订单粮食收购制度为重点,推动为农服务方式转型升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粮食订单收购,提高最低收购价,及时提供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种植市场适销对路的品种,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完善订单签订和定价机制,扩大粮食收购范围,将小麦纳入订单品种,并按“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原则,敞开收购地产大麦。坚持订单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认真研究出台种粮补贴支付办法,进一步扩大预购定金发放范围和数量,妥善安排一部分订单履行率高、信誉好的种粮大户预购定金发放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困难,把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积极开展粮食收购优质服务活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坚持敞开收购,坚持依质论价,坚持公平作价,做到“四公开、五上墙”, 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增加粮食收购机械化设施投入,解决好地磅过称、机械入库问题,减轻农民售粮的劳动强度。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户储粮技术设备,启动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逐步建立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不断延伸“放心粮油”销售触角,逐步提高“放心粮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农村粮油消费安全。
3、以构建供需平衡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稳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继续稳定发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主产区的合作关系,坚持以“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市场运行,企业操作”为原则,完善机制,巩固基地,切实掌握储备粮源。继续引导和推动加工企业与主产区的产销合作,研究出台国家运费补贴政策到期之后,对当地企业调入外地尤其是东北粮食到宁波销售的奖励政策;研究制定对多元主体根据宏观调控需要而追加的周转库存粮食实行利息和费用补贴办法,利用好东北气候便于保粮的自然条件,确保在没有国家运费补贴期间,东北粮食也能照常发运我市。积极创造条件疏通省外粮食进入通道,引导主产区企业在我市储存、加工、销售粮食,鼓励粮食批发、零售企业与主产区开展购销对接、品牌代理、总经销,建立购销关系,降低营销成本;探索建立东北沿海临港地区的粮食收储中转基地,突破铁路对北粮南运的瓶颈制约,为我市产销合作企业提供便捷的储存转运服务。认真做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加强市场监测,摸清外粮的渠道、品种和流量流向,掌握全市供求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政府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增强针对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认真贯彻两个《办法》,完善储备粮库存监管、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加强涉粮的法律政策宣传,提高粮食执法和行政的社会认知度,督促各类购销、加工企业和经营者履行《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所赋予的义务。加强与工商、质检、卫生、物价等部门的联系,齐抓共管,扶正祛邪,保护合法经营,倡导文明经营,取缔无证、伪劣以及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等不法经营行为,促进粮食市场竞争有序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