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品牌建设成效明显。近年,全市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突破,至2008年,江苏鑫缘茧丝绸集团等4家企业7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江苏凯盛家纺等3家企业3个产品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江苏大生集团等22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国家免检称号。
(二)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市纺织行业基本以外贸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偏少,高端设备占比不高,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研发与高级经营型人才匮乏,研究机构的设立基本空白。全市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产品研发部门,四分之一的企业没有通过任何认证,与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企业不足10%。2008年,全市纺织产业的销售利税率仅为9.08%,低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其中,利润率5.78%,低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
2.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市纺织产业加工能力突出,前道纺织品和后道服装、家用纺织品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生产能力较强,而中间的面料印染后整理环节的水平相对薄弱,整个产业链呈现“哑铃”状,产业内部配套能力不强。
3.企业规模总体偏小。2008年,全市纺织企业户均销售规模为6015万元/户,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700万元/户,单体规模偏小。由于纺织产业的进入门槛较低,部分企业技术装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家庭作坊式工厂大量存在。
(三)发展环境。
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国外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影响,全市纺织产业经济运行环境日趋严峻,行业发展处于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1.出口需求下降,外销形势严峻。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消费明显下降,加之周边国家大力扶持纺织出口,低端产品定单转移增多,对我市纺织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外销形势严峻。
2.资金严重短缺,融资难度加大。目前,企业“资金缺、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纺织产业被部分商业银行纳入“高风险行业”,贷款非常困难,尽管2008年下半年国家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适度宽松,但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部分有技术、有市场的企业因被迫附加了“歧视性”条款,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
3.成本刚性上升,面临挑战增多。近年来,我市职工薪酬年均递增在10%以上,加上市区普遍缴纳“五保一金”,导致和周边地区相比,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同时,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预期下降的影响下,国内的服装消费依然疲软,国、内外市场环境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企业生产、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4.机遇挑战并存,内部分化明显。面临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内部企业急剧分化,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产品老化,附加值低,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办法不多,甚至束手无策,被迫退出市场,而江苏联发集团、罗莱公司、海门百花集团等部分企业抢抓机遇,加大新品开发,企业发展平稳,甚至好于以往,预计我市纺织行业今后3-4年内部分化将更趋明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