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旅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2)产业规模目标
  到2011年底,全市旅行社调控在150家左右,其中:出境游组团旅行社15家,新增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旅行社1-2家;旅游涉外饭店100家,其中:星级饭店80家;旅游涉外饭店床位2.5万余张;品牌经济型酒店50家;国家等级旅游景区45家;工农业旅游区(点)50家;旅游购物、餐饮、交通、休闲娱乐等推荐单位100家。重点培育规模型旅游企业。
  (3)产业结构目标
  到2011年底,建成旅游度假区达4个以上,其中争取新增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产业要素集聚街(园)区15个左右。全市“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各板块、各集聚区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形成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旅游和专项旅游互相补充的产品结构;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旅游要素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4)产业素质目标
  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无锡旅游知名品牌。灵山进入“中国驰名商标”;争取4-5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国际品牌酒店达到15家左右,新增四星级以上酒店10家左右;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家,新增国家4A级景区5-8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无锡旅游精品新景新线路。
  三、主要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无锡旅游业3年内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即: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产业结构转型工程、产业延伸拉动工程、城市形象品牌工程、产业素质提升工程、服务体系强化工程。
  (一)产业布局优化工程。继续构筑无锡旅游“七区一体、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科学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在2011年前,在全市基本建成十大特色旅游休闲品牌:
  1.以太湖蠡湖为核心,培育打造滨湖休闲旅游品牌。这是战略重点和核心区域。以太湖蠡湖为中心,以滨湖区为主体,以休闲要素集聚为重点,加快建设环太湖旅游度假休闲区。努力建好“二区一园一带”即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和环太湖度假休闲带。
  2.以古运河梁溪河为纽带,培育打造都市水上旅游品牌。加快整治开发、修复古运河和梁溪河,重视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全面提升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的层次,形成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观光游览休闲带,使“水上旅游”重新成为无锡的品牌和特色。
  3.以“一城一都三泰一址”为代表,培育打造吴地文化旅游品牌。整合阖闾城、梅里古都、泰伯庙、泰伯墓、泰伯河、鸿山遗址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有序地开发吴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并科学规划建设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新的亮点和品牌。
  4.以灵山和大觉寺为重点,培育打造东方佛教文化旅游品牌。以灵山三期建成开放、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成功举行和宜兴云湖大觉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发掘文化,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将以灵山景区和宜兴大觉寺景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博览园建成东方佛教文化的新胜地,当代人文旅游的目的地,佛教文化产业的集聚区。
  5.以名泉名曲和惠山古镇为组合,培育打造江南经典人文旅游休闲品牌。以“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惠山泥人、惠山古镇等品牌为依托,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反映无锡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品位,发展休闲产业,有序精心开发惠山古街、古祠堂群及“以名曲、名园、名人、名家、名居、名街、名建筑等历史遗存为资源”的历史人文旅游休闲区。
  6.以徐霞客博览园为载体,培育打响霞客旅游文化品牌。弘扬“中华游圣”徐霞客的霞客精神,在精心建设徐霞客博览园的基础上,做深霞客旅游文化,做大霞客旅游产业,做优霞客旅游品牌,拓展旅游区域组合,将徐霞客旅游区建成中国旅游的朝圣地、霞客文化的展示区和当代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
  7.以民族工商文化遗产为资源,培育打响工商名城旅游品牌。提升无锡博物院、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等院馆和薛福成故居、祝大椿故居等名人故居的民族工商特色和地方文化内涵,建设荣巷古镇,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形成“百年工商看无锡”的旅游新产品新线路新亮点。
  8.以中心城区为基地,培育打响都市文化休闲品牌。在城区开发和增设吸引与方便游客和市民的文化、休闲、休憩、购物、餐饮等旅游功能设施。重点建设好中山路购物休闲一条街、崇安寺旅游休闲特色街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南禅寺旅游文化商贸区)、荣巷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通惠路商贸休闲步行街区、新区东亚风情特色街区、湖滨路和湖滨街旅游休闲特色街区等。
  9.以发展农业旅游为平台,培育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在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新区等地区,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开拓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江南水乡和吴地风情特色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品牌,丰富全市休闲旅游产品。
  10.以“一体两翼”为抓手,培育提升江阴、宜兴特色旅游品牌。策应沿江旅游开发战略,江阴要依托一人(徐霞客)、一村(华西村),一街(学政历史文化街)、一景(要塞景区)、一园(赞园)、一区(城中休闲功能区)等,构筑具有滨江特色的现代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霞客故里,幸福旅游”的品牌。宜兴要依托“陶、竹、茶、洞、山、水、果”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阳羡、云湖、团氿的区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建成华东地区一流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陶都,生态旅游”的品牌。
  (二)产业结构转型工程。旅游休闲重点项目建设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亦是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增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全力推进我市旅游休闲重点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重点推进八大博览园建设。推进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中国佛教文化博览园、中国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中国现代农业博览园、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园、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以及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等八个博览园的建设。博览园的建设,是我市城市建设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亦是我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突破,必将极大地提升无锡的城市品位和旅游核心竞争力。八大博览园的建设呼应上海世博会召开,对于无锡旅游走向世界,加快无锡旅游国际化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推进五大历史街区建设。重点推进清名桥、惠山、荣巷、小娄巷、荡口古镇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是丰富和充实我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需要,也是无锡旅游注重打好文化牌,为旅游提供浓郁的文化氛围,提高无锡旅游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大众化、上水平”的“提档升级”工程,积极发展“农家乐”,加强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和推广,使其成为结构优化和拉动内需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拉动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4.着力推进水上旅游。整合水上旅游资源,开发古运河、梁溪河、蠡湖、太湖水上旅游观光休闲线路,开通“古运河摇橹”、“梁溪河观赏”、“蠡湖泛舟”、“太湖畅游”等水上旅游“观光巴士”和特色水上旅游线,建设水上旅游服务配套体系,重振无锡水上旅游的雄风。
  5.加快推进夜间文化旅游。建成和完善一批夜间文化旅游休闲景点和场所,完善和开发一批夜间文化旅游项目,开放夜公园,开发夜间文艺演出节目,丰富我市旅游休闲产品,形成夜游、夜娱、夜购系列产品,丰富中外游客和市民的夜间旅游生活,拉动旅游休闲消费。
  6.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建设休闲度假要素集聚区,提供规模化、复合型的度假、休闲、观光旅游产品。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旅游。积极发展文化休闲、生态休闲、康体度假、体育度假、温泉度假、修学旅游、禅修度假等多种类型的度假休闲产品,形成多样化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三)产业延伸拉动工程。积极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大力推动文旅结合、体旅结合、商旅结合、教旅结合,发展体育、文化、购物和美食旅游,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和工业旅游,丰富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
  1.积极发展“美食之旅”。弘扬无锡餐饮文化特色,大力开发无锡本土“江鲜湖鲜河鲜菜系”、“江南农家菜系”、“山地山珍菜系”和中华名点名小吃等,积极引进粤菜、川菜、鲁菜、湘菜等其他菜系的优秀品种,做好日餐、韩餐、西餐等吸收创新和开发,提升旅游餐饮业的菜肴质量、服务质量,培育既能充分品尝无锡美食特色、又能品尝天下美食的“食在无锡”的品牌。
  2.大力推进“购物之旅”。积极开发既有无锡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和名、优、特、新产品,营造优美旅游购物环境,培育旅游购物品牌。引导和鼓励旅游大巴开进无锡城区,进“城”购物,进一步提升旅游购物花费比例。
  3.努力开发“体育之旅”。依托分布全市的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游艇会和太湖蠡湖开放式景区的自然环境,积极发展场馆体育旅游(如各类体育赛事)和环湖体育旅游(如高尔夫、自驾车、自行车、游艇),提高体育旅游的市场份额。
  4.着力推动“文化之旅”。科学保护利用各级文保单位和文化院馆,大力发掘和充分利用无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板块,推出“名人名居游”、“博物馆(院)游”、“江南古镇游”、“文化遗产游”等文化旅游产品。
  5.努力提升“修学之旅”。充分利用我市良好的修学旅游资源和基础,积极发展“教旅结合”的修学旅游,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修学旅游产品,努力提升修学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修学之旅”在全市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份额。
  (四)城市形象品牌工程。积极实施无锡旅游的国际化战略,一手强攻国际旅游市场,一手拓展国内旅游市场,提升无锡旅游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1.加强无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加大对城市形象定位、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整体策划和创新包装,开展新一轮的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新景新品新线路的推广。精心策划与实施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新浪网、香港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和主要客源国(地区)加强“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旅游形象宣传。并以网络、推介手册、画册、摄影作品、歌曲、电视风光片等多种形式,对“无锡是个好地方”城市形象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果的系列宣传,提升我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
  2.重点强攻入境旅游市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抢抓市场低谷时期的机遇,强攻入境游市场。针对境外不同地区推介相应旅游产品,对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主推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以及修学、体育健身专项旅游;对欧洲、美加、澳新以及俄罗斯、中东等地区,主推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和商务旅游。前者洲内市场是我市入境旅游的主体市场,后者洲外市场是我市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关键。以无锡机场成为一类国际口岸为契机,深入实施“入境旅游航空港战略”,推进空港局、机场、航空公司和国际旅行社的紧密合作,实行“国际航线开到哪里,旅游促销和市场开发重点就放到哪里”。积极组织和拓展旅游包机业务,吸引更多境外游客。要与中国康辉、中国国旅、上海春秋等国内著名旅行社和客源国品牌旅行社紧密合作,主推以无锡为目的地的入境旅游和深度旅游。
  3.继续拓展国内旅游市场。以整合资源、组合包装和全力推广“无锡旅游新景新品新线路”为重点,推出无锡“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以及四日游”的产品,在国内特别是泛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大北京地区开展新一轮宣传促销,拓展国内旅游市场。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互动,积极开展周边城市和旅游友好合作城市的客源互送、市场共拓,繁荣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对接上海世博会,积极拓展上海市场,争取有更多的中外游客和上海市民前来无锡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积极开发市民旅游。并推进旅游市场营销开发转型升级,重点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花费上下工夫。
  4.以“节”造势,拉动旅游市场。大型节庆活动是无锡旅游的重要载体,也是无锡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我市要更高起点、更高水平地策划、组织重大特色旅游节庆和会展活动。2009-2011年,重点办好城市旅游日、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太湖旅游节、吴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并与各市(县)、区和相关部门、主要景区联合办好各具特色的节庆、节事活动,利用节庆、节事活动的平台,集聚人气、拉动消费、促进旅游。
  (五)产业素质提升工程。在全市旅游业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让游客满意,充分感受“无锡是个好地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
  1.以提高品质为重点,建立“三大平台”长效工作机制。在2009年,重点探索和建立“诚信旅游”、“平安旅游”和“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2010-2011年,全面提升三大平台的建设水平,提高无锡旅游品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延长中外游客在锡的逗留时间,拉动中外游客在锡的消费水平。
  2.以人性化服务为重点,持续开展“无锡旅游服务质量年”活动。2009-2011年,实施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三大优质服务工程,通过树立优质服务单位、窗口和标兵、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交流会等形式,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以人为本在旅游,优质服务在无锡”成为城市品牌。
  3.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和建立旅游质量监督常态化机制。用制度化、标准化、网络化的现代管理方式,规范我市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充分维护中外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无锡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
  4.以品牌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旅游企业品牌。通过政府导向和政策扶持,创新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和业态,创新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和景区、创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通过整合充实,做大企业,培育形成几家上规模、实力强的旅游骨干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集团企业,进一步打响无锡旅游的城市品牌。
  5、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在全市旅游行业中营造“以人为本、科教兴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实和完善旅游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政策,创新旅游人才开发机制;来去自由、待遇合理的旅游人才环境机制;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旅游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旅游人才使用机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旅游人才市场服务体制;到2011年完成“四个三”旅游人才开发工程:培养30名高级行政管理干部,300名旅游职业经理人,3000名旅游紧缺人才,30000名旅游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以满足无锡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6.发挥政府顾问和专家作用。充分发挥我市政府所聘旅游发展顾问及其他旅游专家的作用,定期邀请他们前来我市为旅游业“问诊把脉”,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六)服务体系强化工程。加快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旅游休闲综合服务功能,对方便游客,对城市和旅游的国际化,对提升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声誉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继续推进“主要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工程。在完成对接上海世博会设置500块导引标识的基础上,2010年至2011年,将根据新建景区和道路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交通导引标识系统。在主要景区设置中、英、日、韩四种文字的导向标识。逐步推进自驾游服务导引体系建设。优化旅游服务环境,进一步推进无锡与上海以及长三角城市的旅游一体化。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