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全市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在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推进“名城强市”建设和深化破解“七难问题”的进程中,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杭州社会发展综合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改善民主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举措“破七难”。丰富“破七难”内涵,形成“7+X”新框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破七难”机制,确保政府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坚持“五房”并举,努力打造保障性住房“杭州模式”,努力解决“两个夹心层”居民的住房问题。加快新建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确保民安抓稳定。做好信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重视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措施。重视食品安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企业破产倒闭应急预案。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多管齐下促就业。明确“四大目标、三类重点群体”,发好用好教育培训消费券。针对“三类重点群体”(一是指杭州常住人口中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包括杭州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人员、参加社保的“新杭州人”;二是指困难企业在职职工;三是指在杭高校毕业生)出台实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培训政策体系。扎实开展“向万家企业送温暖”和“企业服务年”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高低和行业发展要求提出对策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制定在杭高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统筹兼顾增和谐。加强国防动员,支持部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老龄、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开展对青川的对口援建工作。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社会发展制度。
坚持重点突破与系统创新相结合、破解难点与创造优势相结合、试点先行与全面推广相结合,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强化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和高效化。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决策、综合考评和行政监督机制。深化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清理和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各区、县(市)全面开展行政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整合工作,在市本级选择条件成熟的职能部门进行试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公务用车、公务消费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强农村股份制改革,抓好示范性股份合作社创建。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探索建立全市相对统一的征迁补偿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把更多资金投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继续开展对种养大户的授信活动,积极推进信贷产品创新,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创新健全农村服务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管理和考核分配机制,推进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市属两大媒体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市属文艺团体的搬迁工作。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文化企业搞活做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推进“名城强市”建设,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推进“文化名城”、“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和“体育强市”建设。
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升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品质,积极扶持群众性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公共文化场所的投入力度,增建文化休闲广场;扩大社区(村)文化活动站(室)的覆盖面;增建影剧院和健身场所。提升电视文化娱乐类作品的质量,集全社会之力多产文艺精品。对历史文化遗产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对古建筑文化、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程,重点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阵地建设、电影“2131”、公共图书服务“一证通”、百姓文化服务和文化扶贫等工程;编制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实施西湖东岸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大力实施西湖综保工程,有序推进西湖申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