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对东部地区石化产业调整的要求和发展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自主创新,结合区域优势,突出重点,集约发展,构筑区域特征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达到“保大(大型企业)、提精(提高产品精细化率)、创优(创企业品牌、创产品品牌)、做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
(二)主要目标。
提高产业结构水平。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完整产业链方向发展。到2011年,高端精细化学品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的产值占全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2009— 2011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8800亿元、10700亿元、12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
提高高端产品比重。到2011年,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达到40%以上,高端石化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到2011年,能耗比2008年下降15%以上,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完成集中控制和管理。
提高骨干企业实力。到2011年,形成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在10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2个,200— 500亿元的企业5个,50— 100亿元以上的企业20个。
提高产业集聚度。到2011年,全省国家级、省级化工产业园年销售额达到6000亿元以上。建成2— 3个大型成品油商品贮存基地,10个左右大型碳一化工、化工新材料、盐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5— 6个石化及延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农用化学品生产和研发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
沿江石化产业带和苏北化工集中区要进一步加快调整,提升水平,实现集聚发展、特色发展。要加快调整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产业提升和布局优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沿江石化产业带要进一步利用已有石油炼制、煤制合成气等化工原料、人才集聚及技术领先优势,加快发展,做强做优,增强辐射能力。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研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环境治理好、污染排放少、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根据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低碳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氟硅材料研发和生产,形成集聚优势。苏北区域石化产业要加快技术、人才引进,尽快做新做特。积极拓宽煤、盐、油和再生生物资源加工利用渠道,抓好一批基础较好、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稳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重点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产品链延伸、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在盐化工、碳一化工、农用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