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2009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政〔2009〕2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信阳市2009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信阳市2009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
一、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形势
我市地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海洋向内陆、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水量1116毫米,由南向北递减,降雨受季风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的54.5%集中于汛期的几次较大降雨过程;地势南高北低,最大相对高差达1500米。境内河流众多,淮河干流流经我市长度363.5公里,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支流有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洪汝河6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49条,山丘区小型河道约500条;淮干上游和南侧支流,大都发源于桐柏山和大别山,源短、坡陡、流急,经常发生突发性大洪水;淮河北侧支流多为坡水河道,河身狭窄,河道弯曲,流经平原洼地,由于排水沟洫不畅,常常酿成内涝。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我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沿淮平原洼地、主要城镇、公路干线及京九、京广、宁西铁路都处于洪水威胁之中,是全省乃至全国防洪的重点地区,防汛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我市抗旱水源地的分布很不均匀,特别是6大干旱片和2个易旱区存在一定的水源短缺问题,如遭遇持续的高温干旱,就可能会发生干旱缺水,增加受旱面积和灾害损失,全市的抗旱任务也十分繁重。
建国60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865座,大中型拦河枢纽12处,塘湖堰坝25万余处,总蓄水能力约5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40多条,修建主要河道堤防850公里,兴建大小圩区49处,庄台3500多个。同时组建了防汛抗旱机构,制定了防汛抗旱相关应急预案,建设了水情测报预报、防汛通信和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多年的治山治水,特别是1991年以来沿淮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力开展,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汛抗旱体系,在历年的防汛抗旱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就总体而言,我市现有防洪抗旱工程体系依然薄弱,抗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较低,防汛抗旱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河道防洪标准低,堤防险工隐患多。我市现有堤防850公里,防洪标准在5年一遇以下的河道堤防长度达310公里,占36.5%。淮河上游缺乏大型控制工程,极易发生大的洪涝灾害。目前,我市主要防洪河道共有险工险段120多处,总长90多公里,已治理长度约60公里,仍有30多公里尚未治理,其中直接影响度汛安全的有20多处。305座排涝闸站老化失修,病险问题突出,给防汛抗洪带来很大压力。二是水库病险问题严重。全市现有16座大中型水库和581座小型水库存在病险问题。三是城市和行业防洪标准普遍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四是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实施难度大。五是防汛经费及抢险料物不足。六是六大旱片缺乏必要的抗旱水源保障。七是部分干部群众的防洪抗旱意识淡化,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