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展产业项目对接。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求,每年组织开展1-2次项目对接现场会,对口支持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升级,提升产品档次;引导大中型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开展产业对接,加快形成工业园区产业特色和产业规模;鼓励、支持城区大中型企业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开发。
3、强化科技要素扶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孵化器,每年组织科研单位开展1-2次成果转化对接会;鼓励各类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发展,凡在郊县转化科技成果和进行科技创业,可以从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和服务等技术性净收入中,提取20%以上比例给予科技人员一次性奖励。
(三)资金安排。2009年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帮助经济欠发达镇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改善民生和发展环境。
(四)组织管理。由市委农工办牵头,会同市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村企挂钩共建
(一)目标任务。2009年起,挂钩村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幅。到2012年,80%的挂钩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万元。逐步实现挂钩村有“双强”班子、有科学规划、有高效农田、有特色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的“八有”目标。
(二)主要措施
1、落实挂钩共建项目。一是各挂钩帮扶单位继续与挂钩村一道,做好挂钩帮扶项目考察、论证、确认和签约。对上年开工建设的帮扶项目,继续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使帮扶项目早投产、早运行、早见效。二是挂钩单位将主要精力和财力用于帮助增强挂钩村造血功能。挂钩村工业项目应安排在工业集中区内实施,集体收益应属于挂钩村集体所有。三是挂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帮助挂钩村培养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着力将挂钩村工业项目融入企业产品发展链条。
2、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注意培育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利用简报、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介,大力宣传挂钩企业和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大力宣传挂钩单位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大力宣传村企双方挂钩共建双赢效果。
3、增强挂钩村加快发展信心和动力。挂钩村要紧密结合自身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产业基础等实际,合理做好发展规划,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将发展工业、现代农业、旅游项目的文章做好。确保每年完成1-2个“造血”项目,不断积累发展优势。
(三)组织管理。由市经委牵头,市村企挂钩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各郊县不断提高工作组织程度,抓好推进落实。
三、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
(一)目标任务。按照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要求,扶持对象总量保持在15万人左右,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超过全市平均5个百分点。
(二)主要措施
1、建设增收项目区。每年集中力量建设50个左右市级增收项目区,整村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对低收入农户带动率不低于60%,增收措施实施及增收成效确认需由低收入农户签字认可。
2、建立增收项目库。突出短平快增收,以土地流转、种禽种苗补助、农业设施租赁和政府购岗为重点建设增收项目库,由低收入农户自行选择实施。
3、深入实施挂钩帮扶。完善“多补多免”等普惠制政策扶持,建立以低收入农户为重点的慰问救助制度,进一步强化挂钩帮扶,不断拓宽低收入农户转移性收入来源。
(三)资金安排。2009年市财政安排扶持资金3000万元。各郊县要加大资金配套力度,配比投入原则上不低于1∶1。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放大带动效益。
(四)组织管理。由市委农工办牵头,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指导各郊县实施。
附件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农村公路建设
(一)目标任务。2009年建设农村公路300公里,改造危桥10座;2010-2012年每年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改造危桥45座。
(二)主要措施
1、调整投资结构,转变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道路建设方面,重点转向县道网、乡道网中不达标线路升级改造,开展乡通村公路的“断头路”和村到村公路建设,同步建设通往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点的道路。桥梁建设方面,以交通运输部提出的“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消灭县道中桥以上、乡道大桥以上危桥”为目标,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