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河流及水系
唐山市境内有河流70多条,其中主要有滦河、陡河、还乡河、沙河等,境内主要河流为滦河水系干支流及北三河水系蓟运河流域遵化以北的沙河诸支流小河。这些河流在境外的流域面积共计53576.1平方公里,占总集水面积的95.0%。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32.56亿立方米。
2.1.4气候
唐山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受大陆性变化气团影响,降水不多,由于偏北或偏西风盛行,蒸发量增大,往往形成干旱天气;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北移,促使西南或东南洋面上暖湿气流向北输送,成为主要降水季节;秋季东南季风减退,极地大陆气团逐渐加强,逐渐转变为秋高气爽的少雨季节。
夏季影响我市的天气系统有7种类型,即东北低压、东蒙低涡、冷降、西来槽、横切变、黄河气旋及台风。据统计,西来槽和冷降是影响我市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市地处渤海北岸,当热带气旋、强冷空气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过境时,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的聚变,极易引起迎风岸海水堆积,甚至可使海域中的水体出现整体反应,形成风暴潮。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0.6℃,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5~-8℃,最低气温可达-26℃;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5~26℃,最高气温40℃。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44.2mm,其中汛期降水量526.5mm,占年降水量的82%左右。无霜期平均180天,初霜期一般为10月上旬,终霜期在次年4月初。水热条件较好,适于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多种作物和各种干鲜果品生长。
2.2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唐山辖滦县、滦南、乐亭、迁西、玉田、唐海六个县,迁安、遵化两个扩权市,路南、路北、开平、古冶、丰润、丰南六个区,芦台、南堡、高新、海港四个经济开发区和汉沽管理区。
据《唐山统计年鉴-2007》显示,截止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72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8.43万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4‰;地区生产总值2779.14亿元;年末耕地844.4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4.65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0.59万亩,棉花播种面积47.4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15.4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6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88.63万吨,棉花总产量3.81万吨,油料总产量25.46万吨,蔬菜总产量1242万吨。
2.3水资源现状平衡分析
唐山市水资源总量24.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4.6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4.36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9.69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1.86亿立方米,包括在75%保证率的情况下,分配我市外调水指标15.6亿立方米(其中潘家口水库9.5亿立方米,大黑汀水库区间水2.18亿立方米,桃林口水库3.92亿立方米);本地境内地表水可利用量3.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2.82亿立方米。
全市多年平均需水总量36.18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产需水2.54亿立方米,农村生活需水1.04亿立方米,农业生产需水19.22亿立方米,二三产业生产需水11.52亿立方米,城镇生态需水1.87亿立方米。缺水量为4.32亿立方米,缺水率为11.94%,属缺水状态;通过大力实施节水工程、海水淡化、中水回用和微咸水的利用等,可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2.4旱灾简况及干旱特征
2.4.1旱灾简况
唐山市地处海滦河流域,年降水量变率大,是水旱碱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其中旱灾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从1470年到1986年的517年中,特旱年33年,偏旱年116年,合计149年,占28.8%,平均3.4年一次。1962年至1982年的二十一年中有五年发生大旱灾,三年较大旱灾,累计受灾总面积2333.09万亩,成灾面积1169.29万亩,年均受灾面积111万亩,成灾面积56万亩。
2.4.2历史干旱特点
历史旱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季节性。春旱发生几率最大,春夏连旱次之,“秋吊”现象也时有发生。二是连续性。历史上的大旱灾或特大旱灾往往具有连续性,最长的持续大旱达7年。如1962年至1963年,1971年至1977年,1980年至1984年,最近的连续七年干旱为1997年至2003年;三是周期性。唐山具有六十年、十年周期旱涝演变规律,一般逢四、五年份降水偏多,逢九多涝,逢零、一、二多旱,且其中一般有一年降水特少;四是地域性。据《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及1949-1986年资料,共62个干旱年的记载,其中滦县(含滦南县)48年,迁安(含迁西县)39年,乐亭38年,遵化24年,玉田22年,干旱年份南部大于北部;五是损失重。据统计,唐山市1965-1975年间的平均单位面积经济总量为0.256万元/公顷,而1990-2000年间的平均单位面积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了2.93万元/公顷,也就是说,在遭遇同等程度的干旱灾害时,现在的经济损失明显增加,特别是对城市生活和工业以及生态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更远远超出了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