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五)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从我市环境质量指标看,2008年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81.1%,国家生态城市标准是100%,差距较大。饮用水质有待提高,饮用水安全也还面临季节和排污压力的双重考验,控源截污、净化空气、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从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情况看,2005年为80.4分,2008年为83.6分,2010年目标为90分,从目前进度来看,与这一目标差距较大,要进一步加速推进以水、气等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优化建设。

  (六)重点领域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城乡发展还很不均衡,农村合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农村行政区划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流转政策还不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服务等方面还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尽管社会事业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社会管理、公共管理模式也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还不够优化,整体素质不高,防御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必须继续做好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工作,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国有经济发展水平。

  三、“十一五”后两年面临形势分析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经济下滑的压力很大。国内外经济界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止滑的大体时间要到2010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中国可能出现经济止滑点。作为产业基础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无锡,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既要发挥优势化解矛盾,也要利用诸多有利条件率先突破,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一)国内外形势导致后两年发展不容乐观

  1.“十一五”后两年将继续面临低位震荡的国际经济环境。

  从国际大环境看,欧美市场进一步萎缩,国际大市场需求不振,全球失业率继续攀高。欧洲、美日等国家经济还将可能面临继续下滑的趋势,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负增长。这个过程有多久,目前国际权威机构还不能做出准确判断。

  2.外向度较高的无锡将继续承受考验。

  随着危机的持续,全球经济面临的潜在风险还将加大,专家们认为,金融危机实质上已经催化了全球经济危机,这对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无锡来说,还将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后两年出口规模将会在2008年的基础上震荡起伏。外资引进同样受国际环境考验,但凭借我市硬软环境优势,将会进入低速增长期。

  (二)无锡面临新的机遇。

  1.“十一五”后两年拥有国内外诸多有利因素。从国际角度讲,世界经济对中国充满信心,主要国家纷纷把方向和合作转向中国,中国将获得危机之下的更多先机。从国内情况看,专家们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内地省市市场将对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省市形成一定的拉动效应;国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出台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的对策措施,以及建设成本的大幅降低,为无锡提升产业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家更加重视长三角区域的稳定和发展。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动机,从国家战略讲,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京沪、宁杭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全面开工建设,上海世博会对周边城市发展带动作用增强,国家推进长三角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将为无锡依托长三角地区独特的区位、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无锡拥有率先突破发展的优势条件。尽管无锡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出口会在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处于困境,但是,近年来,无锡坚持走自主创新、科技创业之路,加快转型发展,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坚定的步伐,城市经济社会免疫力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将为无锡趋利避害,走上协调、稳步发展轨道,实现“十一五”既定目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保证。

  四、对策与建议

  无锡要“十一五”末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小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把扩内需保增长与促转型、维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经济提速回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人才、科技、文化、生态、民生等重点突破,推进城乡“五个一体化”均衡发展,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和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一) 坚定目标,推进经济率先复苏和稳健增长

  积极地、创造性破解难题,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努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1.坚持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主动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刺激、培育内需。推进龙头项目建设,增强带动效应。完善产业体系,优化调整结构,提升无锡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两高产业”发展,打造无锡新优势,实现经济相对平稳发展。

  2.坚持加大有效投入。发挥政府性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技改工程建设。

  3.坚持科学引资招商。开辟国际并购、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财团投资等利用外资新途径,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在增资扩股上实现新突破。注重引进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的龙头项目,引进境内外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营销中心,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在科技型、研究型、高附加值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注重拓展与日美以外服务外包发达国家的新合作,促进国际合作的多元性。

  4.坚持培育和扩大消费。一是努力释放居民消费潜能。积极提高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提高低收入群体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健全和落实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提高保障标准,增强、释放市民消费潜能。二是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制定调减房地产交易费用、降低购房成本的政策措施,优化住房消费政策环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服务性消费,稳定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积极开发旅游、文化等热点消费项目,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扩大居民即期消费。

  5.坚持稳定外贸出口。适应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市场的变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住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最大限度地拓展发展空间。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企业跨国并购知名品牌和优质资产,努力创造外贸出口优势。

  6.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推进城乡“五个一体化”发展。突出产业空间布局调控,推进惠农工程,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引导城区科技、文化、市场等生产力要素向农村渗透,促进农村提速发展。

  (二)加大力度,加速产业结构优化

  1.加快传统产业提升发展。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快普及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快技术设备改造,强化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难题攻关。突出低碳、节能、低排、零排、高产出、高附加值要求,加快修订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无锡情况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指导产业发展。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压缩“三高两低”、“五小”企业,推动转型发展。

  2.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以“三谷”为先导的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风电、微纳、新材料、环保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以科技研发、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专业服务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和科技服务等为经济增长提供配套增值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

  3.加快提升产业结构要素。积极激发创新主体,引导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建立省或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加大“三创”载体建设力度,强力推进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国际科技园、太湖科教产业园等重点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平台,增强孵化育成功能,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加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政策扶持,做强一批研发型龙头企业。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积极创新发展优势产业链,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培育以优势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节点,融入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强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放大品牌效应,拓展合作内涵。继续选择一批国内知名院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扶持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和“530”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院校所深度合作。发挥在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鼓励其开放科技资源、构建公共平台,开展科研活动。用好国际资源,探索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增强城市承接国际重大技术转移的能力。

  (三)引育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必须下大力搞好城市人才队伍建设,把无锡打造人才大市,人才强市。

  1.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各地区、重点园区的人才数量、质量、使用、成果等情况考核。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打造集教育资源、研究资源、龙头企业、优秀人才为一体的政产学研产业链,在提升无锡“两高产业”发展的同时,推进人才培养,吸引实用人才。推进在锡高校、科研院所与国际国内著名院校、机构合作,建立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提高在锡高校、研究机构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科技型、人才型项目引进,把项目引进的过程变成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壮大人才队伍。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创新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在人才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资待遇、配偶来锡、成长进步等方面做足文章,探索政府性人才公寓、人才廉租房储备、使用办法,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支持、购房补贴等机制,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着力解决人才队伍不稳,甚至非正常因素流失的问题,努力稳定来锡工作人才队伍。加紧实施以智力交流为特征的“人才柔性流动”办法,大力度、多渠道、跨领域引进国内外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精通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招商人才、研发人才、服务业专业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

  (四)发展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深化社会事业领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社会发展机制,探索创新社会发展模式,制定实施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优化配置公共资源,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鼓励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充分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2.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做好创业免费培训指导、信息服务和项目援助工作。采取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让、贷款贴息、租金及水电费补贴和创业投资基金扶持等配套优惠政策,激发各类在锡、来锡人士的创业动力和活力。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全覆盖。推进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企业职工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对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整合救助资源,着力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核心的适度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

  (五)推进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绩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服务改革,健全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形成网上申报受理、网上流转、远程审批的行政服务新机制。落实市政公用事业“管养分开”。

  2.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大镇、村撤并和撤镇建街、撤村建社区工作力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住宅置换,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股份合作、承包权置换和委托流转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进入城镇的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安居房。创新发展富民合作社,创新合作形式和合作内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两年内全面建成村级社区服务中心。

  3.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进一步强化五大管理中心职能。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财政支付方式改革,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动局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坚持适度超前、均衡分配的原则,着力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一批区、镇文化(体育)广场建设,改善农村文化(体育)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等群众文化设施。

  4.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整合重组市属国有企业,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地方金融四大领域集聚。理顺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加快实施企业扁平化管理。按照规范管理、体现权益、控制投向原则,编制国有资本收益收支计划。全面实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聘任、交流和调整。加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明确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协调保护经营者与职工之间合法权益。

  5.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支出过程管理和绩效监督,深化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改革,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土地收益分配体制,进一步完善区级财政体制和土地收益分配体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建立市、区(县)两级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资金,调动区级政府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财政调控和抗风险能力。

  6.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率先建立向“两型社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转变行为方式的体制机制、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谐社会有序构建的体制机制。积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

  (六)改善生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1.加快实施综合治理工程。以市环境整治“十大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市水环境建设。加强太湖水域水系水体检测,加大控源截污力度,加快修复太湖生态环境。推进环太湖绿色、河道整治工程,对重点水域、重污染地带及入湖河道闸口,进行生态清淤。推进调水引流、清水渔业工程,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大投资,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全市水环境进一步优化;推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强化节能,减少气体排放。加快发展公共交通,推进使用新能源,引导企业、交通工具以及全社会使用低碳、无碳清洁能源,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下力气削减污染物排放,推进垃圾处理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整治农村垃圾,推进生态农业,削减农村垃圾类污染,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村镇。

  2.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的生态环境维护体制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环境治理方式,推进环境治理运作市场化、主体多元化、治理网络化和管理层级化,强化政府对环境治理的监督、执法和管理;建立排污许可证以及相应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建立区域环境资源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域水质联合监测、生态保险等制度,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区域环境资源补偿机制。根据区域环境保护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标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对有污染倾向的企业、河道、行业的监测力度,提高检查和执法密度,加大惩罚力度,控制污染源头。加大污染企业的淘汰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和节点。加强城市环境指数监测和发布,促进城市环境质量跃升。

  附件:1.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表;

  2.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1:
  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
  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属性

2005年

2008年

2010年目标

进度

(%)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预期性

2805

4419.5

5610

57.6

2

人均GDP(常住人口)

美元

预期性

6314

﹥10000

10000

完成

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预期性

37.8

41.0

45

44.4

4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

%

预期性

11.8:55.1:33.1

7:55:38

未统计出

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预期性

33.4

41.5

44

76.4.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预期性

1336.04

1877.02

3324.5

27.2

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预期性

181.68

365.43

320.2

133.3

8

到位注册外资(商务部口径)

亿美元

预期性

20.07

31.67

35.4

75.8

9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预期性

291.91

560.4

514.5

115.9

 

其中:出口总额

亿美元

预期性

155.46

357.85

274

169.7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824.11

1391.48

1730.9

62.6

11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

预期性

51.2

60.7

70

50.5

12

R&D支出占GDP比例

%

预期性

1.5

2.1

2.5

60.0

13

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总数比重

%

预期性

12.9

24.12

20

159.1

14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预期性

51.4

56

58

69.7

15

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预期性

4.3

8

不统计

16

每万人拥有人才数

预期性

1318

1650

1900

57.2

17

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

预期性

20.8

21.6

22

口径变化

18

城镇登记失业率

%

预期性

3.27

3.12

良好 

19

人均预期寿命

预期性

76.5

77.12

77.5

93.0

20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16005

23605

29500

56.3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

预期性

8004

11280

13000

65.6

22

恩格尔系数

%

预期性

37.5

38.4

-136 

23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30.3

33.4

35

66

24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56.4

57.7

40

完成

25

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20.64

21.75

21

完成

26

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

%

预期性

16

22

24

75.0

27

主城区高峰时段平均车速

公里/小时

预期性

15

19.1

20

82.0

28

城市化率

%

预期性

67

67.5

75

6.25

29

基尼系数

 

 

 

 

 

 

(1)城市居民

 

预期性

0.316

0.302

<0.4

良好

 

(2)农村居民

 

预期性

0.305

0.323

<0.4

良好

30

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

万分之

预期性

74

71.92

75

良好

31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亿元

预期性

0.3

0.13

0.24

良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