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设产业集群。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到2011年,重点建设20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将淄博建成国内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把文登培育成全国最大的工艺家纺产品出口基地,把潍坊建成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莱州、郯城、临沭、博兴草柳制品产业集群,把招远、蓬莱、莱州建成中国著名的黄金精深加工基地,把威海建成全国最大的地毯产业基地,把青岛、潍坊建成国内重要的玩具、首饰加工基地。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保护、抢救传统工艺美术,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产业振兴和发展的基础,必须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加强对保护传统工艺美术重要性的宣传,树立全民保护意识。二是尽快出台《山东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和《山东传统美术保护办法实施细则》,建立保护机制,明确保护职责,使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尽快建设山东省工艺美术馆,建立10个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示范基地,编纂出版《山东工艺美术技艺集》,征集、收藏、展示优秀工艺美术代表作等。四是强化传统工艺美术原材料资源保护,建立储备制度,严禁盲目开采。五是鼓励和资助大师带徒,并采用各种手段记录、存档、传播传统工艺美术技术、实物、历史资料。六是采取资助、收购产品、划定保护区、认证传统品种、特色区域、特色标志、原产地标识、建立大师工作室等资金扶持和许可手段,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产业。
(二)大力加强产业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促使行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加大政府和企业投入,加快提高工艺美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组织人才和力量,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发挥齐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促进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工艺美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相结合,实现产品不断创新。整合大师、技艺、材料等优势资源,建立生产设计联盟,着力开发高端产品,大力推进高端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创意产业软环境,积极探索创意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加快形成创意产业链,促进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对名、优、特、精品的评定、宣传和推介,健全价值发现机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优、特、精品,放大名牌效应;发挥名师、名坊效应,打造一批名牌企业。瞄准玩具、首饰、礼品等发展潜力大的领域,支持一批工艺美术品研发和设计创新项目。
(三)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资金。工艺美术产业纳入省级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支持范围,并给予适当倾斜。各级也要整合财力,优化支出结构,形成支持合力。要加大银企合作,逐步建立行业融资与信用担保体系,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利用风险投资加快发展创意产业。鼓励外资以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参与工艺美术企业的改组改造,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四)强化人才支撑。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一是坚持大师兴业原则,加强大师队伍建设,奠定传承技艺、开拓创新、打造品牌和振兴行业的基石。二是加强创意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意水平和层次,促进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专业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全国重点学科,扩大招生规模,聘请大师进院校,鼓励在校学生拜师学艺,使其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完善师承制度,健全培训体系,加强技师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四是培养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五是进一步提高工艺美术大师和工作者待遇,鼓励大师以技艺入股创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山东从事工艺美术事业,加快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营造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工艺美术基础建设。一是突破制约行业整体工艺水平提高的瓶颈,加强旅游纪念品、金属工艺品、现代工艺品、玩具、首饰等行业模具中心建设,将优秀设计直接转换成模具,提高行业总体水平。二是加强小企业信息和研发中心建设,追踪国内外发展趋势,迅速缩小中小企业设计理念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高总体水平。三是对40个左右的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四是建设工艺美术产品展览、展示、交易平台,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设备与工作平台。
(六)健全行业组织协调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要营造有利于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省经贸委和省轻工联社要加强对工艺美术产业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省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人事厅、财政厅、文化厅、旅游局、外事办、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借鉴国内外扶持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促进我省工艺美术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轻工联社和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加快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山东省家电行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
(省经贸委、省轻工联社、省家电协会)
山东省是家电行业大省,产销量居全国前三位。家电行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链之一,也是我省轻工业的支柱行业。国务院启动的“家电下乡”工程,给我省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近几年由于企业利润逐年下降,我省家电行业产能已向政策更优厚、配套条件更完善的其他省份进行转移,导致我省家电行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逐渐减弱。为应对金融危机,稳定企业生产,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竞争力,推动全省家电行业调整和振兴,尽快实现山东家电行业的“二次腾飞”,特制定本意见。
一、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现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家电行业飞速发展,涌现出了海尔、海信、澳柯玛、小鸭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成为享誉全国的家电大省。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37家,职工达25万余人,总产值1811.8亿元,出口创汇230.7亿元,实现利税113亿元。主要产品有彩电、空调、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热水器(电热、太阳能)、中央空调、小家电、水家电等八大类,30多个品种。其中电冰柜、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电热水器产量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青岛、烟台、淄博、济南、德州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产业带),代表企业主要有海尔、海信、澳柯玛、小鸭、九阳、多星、宏泰、奥旭、润泰、潍星、皇明、力诺瑞特、山东中大、德州亚太、康泰、英克莱等。经过多年发展,家电行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我省家电行业发展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数量偏少,除青岛、烟台、济南、淄博以外,产业集群特点不明显。二是在全球家电制造业体系中还处于中低层次,以加工制造为主,产品附加值及利润低。三是与国际知名大企业相比,我省企业在标准制定、研发设计和自主创新等方面能力较弱。四是以整机生产企业为主,配套或零部件生产企业缺乏,家电产业链不完善,在配套企业的数量及规模方面,与南方先进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五是大企业产品门类较多,而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六是与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相比,我省家电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例偏少,专利意识不强,维权难度大。七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较弱,品牌知名度不高。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大,资金周转困难。
二、指导思想、原则及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战略联盟,强化品牌培育,壮大企业和产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家电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增强家电行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原则。
1.正确处理好家电行业的发展阶段与提高整个产业层次、形成产业高端优势的关系,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家电行业结构调整。2.正确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对外扩张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全球家电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下,尽快融入全球家电制造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建设开放型产业体系。3.正确处理好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配套产业,推动家电行业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区和优势产品示范区。4.正确处理好家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和以人为本的绿色工业。
(三)发展目标。
1.发展规模。到2011年,全省家电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756亿元以上,年均递增长15%以上;利税350亿元,年均递增12%以上;创汇160亿元,年均递增12%以上。到2011年全省主要家电产品产量达到:电冰箱1127万台,年均递增10%;洗衣机880万台,年均递增12%;空调器1400万台,年均递增15%;电冰柜700万台,年均递增15%;电视机1470万台,年均递增8%。
2.技术水平。到2011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6%,技术进步对企业销售额增长贡献率55%以上,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达到10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超过20个。
3.品牌培育。到2011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大企业,并有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2-3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中国名牌产品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近20个,省名牌产品40多个,省著名商标30多个。
三、发展重点
今后3年,我省家电行业重点发展7大类产品、5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配套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一)7大类重点产品。
1.电冰箱(冰柜)。依托海尔、海信、澳柯玛、莱州宏泰、青岛海容等企业,重点采用超级节能冰箱、变频冰箱、半导体冰箱等先进技术,向节能型、超低温、静音型方向发展,逐步增加多门冰箱、对开门冰箱、变频冰箱、电脑温控冰箱等中高档冰箱产品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
2.电视机。继续巩固海尔、海信、松下在彩电市场领域上的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实施“高清战略”,加快高清数字高清电视、平板电视、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液晶模组生产线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加强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等平板高清电视、面板(或模组)、数字机顶盒、数字接收一体机的研发。
3.空调器。依托海尔、海信空调在全国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应用和完善变频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智能化技术、纳米应用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等,发展环保空调、变频节能空调,大力开发多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品定位方面,顺应节能、健康、时尚的发展主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控制,实现产品功能多样化、质量稳定化。
4.中央空调。积极开发环保和节能型家用、商用和工业用中央空调等产品,依托海尔、日立海信、烟台冰轮、烟台茌原、青岛LG同和、山东中大、德州亚太等中央空调企业和配件企业,继续巩固我省中央空调行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做好嵌入式空调机组、多联式家用中央空调、户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模块式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风机盘管系列、螺杆式冷水机组、变风量空调机组、地温空调机组研发和生产,以尖端科技和系统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大、中、小型商用及家用中央空调产品市场需求。
5.洗衣机。以海尔、小鸭、龙力为重点,提高套桶及滚桶全自动洗衣机档次,积极发展智能化程度高、具有新型结构水流技术的静音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重点向节水省时、消毒杀菌、高洗净度、低磨损率、超薄美观方向发展。积极涉足智能化、大容量、节水型、投币型等商业用洗衣机和洗干一体机等领域。6.热水器(电热、燃气、太阳能)。以海尔、澳柯玛、润泰、皇明、力诺瑞特、桑乐为重点,发展节能、节时(即热)、安全防电型卫浴热水器和厨房热水器,以质量和品牌为重点,提高我省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占有率。7.小家电(生活电器)。以海尔、澳柯玛、九阳、多星、奥旭、琴岛、招金膜天为龙头,积极发展小家电、水家电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小家电、水家电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培育知名品牌。重点做好豆浆机、电水壶、电饭锅、电火锅、电磁炉、吸油烟机、燃气灶具、电风扇、电暖器、电热毯等小家电(配件)及饮水机、净水器、直饮纯水机等水家电产品(配件)的产品开发、市场培育、市场开拓等工作。形成大小家电产品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5个重点产业集群。
1.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青岛高科园、黄岛开发区信息工业园区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平度、胶州、胶南等周边地区的家电工业园,重点发展海尔、海信、澳柯玛、TCL、奥旭、赛田、海容、LG同和等企业。
2.烟台家电生产集群。主要以电子信息产品和家用电器、制冷空调产品为主,重点发展宏泰、金龙、冰轮、茌原、富尔达、兰德等企业。
3.淄博(潍坊)家电生产基地。以淄博多星为代表,尽快形成以电水壶类和电锅类为主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厨房电器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多星、齐能、润泰、潍星、创尔沃、龙天光旭等企业。
4.济南家电生产基地。产品涵盖洗衣机、小家电、彩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发展小鸭、龙力、九阳、喜相逢、松下、力诺瑞特、桑乐等企业。
5.德州太阳能及中央空调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中央空调及配件,重点发展皇明、亿佳能、中大、亚太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