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闽政文[2005]16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鼓浪屿近代建筑等133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金交椅山窑遗址等4处并入已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请你们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附件: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五年五月十一日
附件:
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一、古遗址(10处)
┏━━┯━━━━━┯━━━┯━━━━━━┯━━━━━━━━━━━━━━━┯━━━━━━━━━━┓
┃序号│ 名称 │年代 │ 座落地点 │ 简介 │ 保护范围 ┃
┠──┼─────┼───┼──────┼───────────────┼──────────┨
┃1 │黄瓜山遗址│新石器│霞浦县沙江镇│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分上下│遗址堆积四周各向外延┃
┃ │ │时代 │小马村 │两个文化层,下层距今约4000年前│伸100米 ┃
┃ │ │ │ │,上层年代距今3500至3000年前。│ ┃
┃ │ │ │ │经考古发掘,发现有灰坑、灶坑、│ ┃
┃ │ │ │ │长方形建筑基址等遗迹。建筑基址│ ┃
┃ │ │ │ │由排列整齐的柱洞构成,属“干栏│ ┃
┃ │ │ │ │”式建筑。出土遗物有石器、骨器│ ┃
┃ │ │ │ │、陶器。石器以梯形弓背小石锛最│ ┃
┃ │ │ │ │具特色。陶器突出特点是泥质橙黄│ ┃
┃ │ │ │ │陶大量出现,并普遍施陶衣和彩绘│ ┃
┃ │ │ │ │。 │ ┃
┠──┼─────┼───┼──────┼───────────────┼──────────┨
┃2 │锦城遗址 │汉 │浦城县临江镇│闽越国时期遗址。分布面积20多万│东尹厝团,西至门楼墩┃
┃ │ │ │锦城村 │平方米,发现有汉代夯土城墙遗迹│,南至叶源垅,北至上┃
┃ │ │ │ │和一些筒瓦、板瓦及“汉阳未央”│排自然村 ┃
┃ │ │ │ │瓦当。发掘的两座墓葬中出土精美│ ┃
┃ │ │ │ │的玉器和成规制的陶器。为闽越文│ ┃
┃ │ │ │ │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 ┃
┠──┼─────┼───┼──────┼───────────────┼──────────┨
┃3 │泉州闽国铸│五代 │泉州市鲤城区│五代闽王王延曦于永隆四年 │遗址堆积四周各向外延┃
┃ │钱遗址 │ │南俊路承天寺│(942)八月至永隆六年(944)三│伸20米 ┃
┃ │ │ │西南侧 │月铸“永隆通宝”铁钱的场所。分│ ┃
┃ │ │ │ │布范围1000多平方米。2002年夏,│ ┃
┃ │ │ │ │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在此进行科学│ ┃
┃ │ │ │ │发掘,揭露面积120平方米,出土 │ ┃
┃ │ │ │ │数千件陶质钱范及当时烘烤钱范的│ ┃
┃ │ │ │ │炉箄、炉壁残片等遗物。为研究五│ ┃
┃ │ │ │ │代泉州铸钱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提│ ┃
┃ │ │ │ │供了实物资料。 │ ┃
┠──┼─────┼───┼──────┼───────────────┼──────────┨
┃4 │中村窑遗址│宋 │三明市三元区│北宋中早期创烧,南宋晚期至元初│所有窑址堆积四周各外┃
┃ │ │ │中村乡回瑶林│达到鼎盛阶段,元末明初渐趋衰落│延伸20米 ┃
┃ │ │ │果场 │。分布较广,重点窑址有草寮后山│ ┃
┃ │ │ │ │、蛇头山、珠山、回瑶后山、牛岭│ ┃
┃ │ │ │ │山等。其中草寮后山窑址经过考古│ ┃
┃ │ │ │ │发掘,揭露出一组较完整的作坊遗│ ┃
┃ │ │ │ │迹,为我省窑址考古中少见。以生│ ┃
┃ │ │ │ │产日用瓷为主,产品有青白瓷、青│ ┃
┃ │ │ │ │瓷、酱黑釉瓷等。 │ ┃
┠──┼─────┼───┼──────┼───────────────┼──────────┨
┃5 │福清少林院│宋—明│福清市东张镇│宋代创建,至明清废圯。遗迹保存│遗址四周各向外延伸 ┃
┃ │遗址 │ │少林村 │较好,建筑布局、结构基本清楚。│500米 ┃
┃ │ │ │ │出土的宋代陶瓷器,部分碗、碟器│ ┃
┃ │ │ │ │底的露胎处有“少林”、“少林院│ ┃
┃ │ │ │ │用”等墨书。大量石柱础、柱顶石│ ┃
┃ │ │ │ │以及石碾槽、石盂、护阶石等,有│ ┃
┃ │ │ │ │的刻有“大观”、“庆元”等字。│ ┃
┃ │ │ │ │可证实该遗址即宋代文献所记载的│ ┃
┃ │ │ │ │“少林院”。是我省迄今发掘面积│ ┃
┃ │ │ │ │最大的古代寺院建筑遗址。 │ ┃
┠──┼─────┼───┼──────┼───────────────┼──────────┨
┃6 │国兴寺遗址│宋 │福鼎市秦屿镇│国兴寺于唐乾符四年(877)始建 │遗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
┃ │ │ │太姥山 │,北宋重建,南宋晚期毁。遗址占│米,塔四周各向外延伸┃
┃ │ │ │ │地面积5000平方米。通过考古发掘│10米 ┃
┃ │ │ │ │,揭露出宋代房屋、天井、水沟、│ ┃
┃ │ │ │ │花台、过道等建筑基址,整体布局│ ┃
┃ │ │ │ │规整,做工考究,雕饰精美。出土│ ┃
┃ │ │ │ │有许多瓷器、建筑构件等。椤枷宝│ ┃
┃ │ │ │ │塔为附属文物。 │ ┃
┠──┼─────┼───┼──────┼───────────────┼──────────┨
┃7 │松洲威惠庙│宋 │漳州市芗城区│松洲威惠庙,又称松洲书院。唐贞│东至东配殿山墙滴水位┃
┃ │中殿遗址 │ │浦南镇松洲村│元二年(786)创建,清同治三年 │外延10米;西至西配殿┃
┃ │ │ │ │(1864)太平军入漳时焚毁。原建│山墙滴水位外延10米;┃
┃ │ │ │ │筑为前庙宇、后书院布局,由前殿│北至后殿后檐滴水位外┃
┃ │ │ │ │、王台、中殿、后殿、两庑及东西│延10米;南至前殿遗址┃
┃ │ │ │ │配殿等组成。中殿建于南宋宝祐六│台阶外延10米 ┃
┃ │ │ │ │年(1258),现存刻有“宝祐戌午│ ┃
┃ │ │ │ │”、“朝王会造”铭文的龙喉井,│ ┃
┃ │ │ │ │浮雕走龙纹、力土造像的金刚须弥│ ┃
┃ │ │ │ │座等。 │ ┃
┠──┼─────┼───┼──────┼───────────────┼──────────┨
┃8 │德济门遗址│宋—明│泉州市鲤城区│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始建翼城│遗址东侧向外延伸50米┃
┃ │ │ │天后路 │南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西至万寿路,南至八┃
┃ │ │ │ │郡守契玉立拓展翼城,废镇南门改│卦沟,北至天后宫 ┃
┃ │ │ │ │称德济门。1948年毁于火。是古时│ ┃
┃ │ │ │ │泉州城的舶来货和外销产品进出的│ ┃
┃ │ │ │ │主要通道。由宋、元、明、清各个│ ┃
┃ │ │ │ │时期城垣遗迹、内濠沟、拱桥、德│ ┃
┃ │ │ │ │济门城垣、月城(瓮城)城垣、外│ ┃
┃ │ │ │ │濠沟等遗迹组成,遗址面积近2000│ ┃
┃ │ │ │ │平方米。出土了南宋修城官砖、宋│ ┃
┃ │ │ │ │元宗教石刻、明末“盘诘奸细”石│ ┃
┃ │ │ │ │碑以及明、清时期铁炮、弹丸、钱│ ┃
┃ │ │ │ │币等文物。 │ ┃
┠──┼─────┼───┼──────┼───────────────┼──────────┨
┃9 │东溪窑遗址│明 │华安县高安镇│明代始烧,兴盛于明末至清中期。│分别以牛寮、水尾、上┃
┃ │ │ │三洋村 │分布面积广、窑址数量多。窑炉皆│下虾形、吊拱、崩爿湖┃
┃ │ │ │ │砖砌,有阶级窑和龙窑两种。产品│、橄榄坑、马饭坑、东┃
┃ │ │ │ │以青花瓷为主,还有青瓷、白瓷、│溪庵、桥头楼、蜡足坪┃
┃ │ │ │ │酱黑釉、蓝釉以及五彩瓷等。其中│、二分场、猪槽楼、后┃
┃ │ │ │ │白瓷中的米黄釉器为“漳窑”问题│坑寮、牙松后、扫帚石┃
┃ │ │ │ │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一部分青│、封门坑、白叶坂等窑┃
┃ │ │ │ │花瓷、青瓷在海外沉船中发现,是│炉遗迹和文化层为中心┃
┃ │ │ │ │研究明、清时期福建陶瓷外销的重│,半径100米范围内 ┃
┃ │ │ │ │要资料。 │ ┃
┠──┼─────┼───┼──────┼───────────────┼──────────┨
┃10 │一德楼遗址│明 │漳浦县绥安镇│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内方│墙基四周各向外延伸 ┃
┃ │ │ │马坑村 │外圆内通廊式三合土楼。主体建筑│200米 ┃
┃ │ │ │ │方形,面阔26米,进深27米,墙裙│ ┃
┃ │ │ │ │石砌,墙体用三合土板筑,残高11│ ┃
┃ │ │ │ │.4米。全楼原为三层共三十五间,│ ┃
┃ │ │ │ │中间为12米见方的天井。北向开门│ ┃
┃ │ │ │ │,门匾刻:“一德楼”三字及“嘉│ ┃
┃ │ │ │ │靖戊午年季冬吉立”纪年款。楼外│ ┃
┃ │ │ │ │建略呈圆形的围墙,墙外为护城河│ ┃
┃ │ │ │ │。1943年被日本飞机轰炸后废弃,│ ┃
┃ │ │ │ │现主楼墙体保存基本完好,外围墙│ ┃
┃ │ │ │ │仅存地基。 │ ┃
┗━━┷━━━━━┷━━━┷━━━━━━┷━━━━━━━━━━━━━━━┷━━━━━━━━━━┛
二、古墓葬(6处)
┏━━┯━━━━━┯━━┯━━━━━━┯━━━━━━━━━━━━━━━┯━━━━━━━━━━┓
┃序号│ 名称 │年代│ 座落地点 │ 简介 │ 保护范围 ┃
┠──┼─────┼──┼──────┼───────────────┼──────────┨
┃11 │王审邽墓 │唐 │泉州市丰泽区│唐天佑二年(905)葬,1993— │墓园东50米至山沟,西┃
┃ │ │ │新铺村皇绩山│2004年王氏后裔捐资整修。坐北朝│60米至山沟,南150米 ┃
┃ │ │ │ │南。全长100.85米,宽27.05米, │至至草邦水库北岸,北┃
┃ │ │ │ │占地面积2728平方米。砖石结构,│220米至山顶 ┃
┃ │ │ │ │环砌青砖,上为封土。墓前尚存花│ ┃
┃ │ │ │ │岗岩石砌的三级台座及残存墓体周│ ┃
┃ │ │ │ │围石基。 │ ┃
┃ │ │ │ │王审邽(858—904),字次都,河南│ ┃
┃ │ │ │ │光州固始人。唐光启元年(885) │ ┃
┃ │ │ │ │扶母随同兄王潮、弟王审知举兵入│ ┃
┃ │ │ │ │闽,任泉州刺史十二年,俭约爱民│ ┃
┃ │ │ │ │,兴办学校,建招贤院,广纳人才│ ┃
┃ │ │ │ │,制度惟新,政绩显著。官至工、│ ┃
┃ │ │ │ │兵、户部尚书,威武军节度副使,│ ┃
┃ │ │ │ │晋封开国候。 │ ┃
┠──┼─────┼──┼──────┼───────────────┼──────────┨
┃12 │李富墓 │宋 │莆田市城厢区│宋淳熙九年(1182)迁葬于此,明│墓前50米至公路,左、┃
┃ │ │ │常太镇长基山│成化三年(1467)重修。坐东南朝│右、后侧各外延20米 ┃
┃ │ │ │ │西北。宽11.3米,深33.5米,占地│ ┃
┃ │ │ │ │面积400平方米。平面呈“风”字 │ ┃
┃ │ │ │ │形,砖石、三合土结构。墓丘设祭│ ┃
┃ │ │ │ │台,花岗岩须弥座。前有内埕及三│ ┃
┃ │ │ │ │层外埕。 │ ┃
┃ │ │ │ │李富(1085—1162),字字诚,莆│ ┃
┃ │ │ │ │田涵江人。宋建炎元年(1127),│ ┃
┃ │ │ │ │捐家资募兵三千北上抗金,屡立战│ ┃
┃ │ │ │ │功,由宣抚使张渊荐任殿前统制司│ ┃
┃ │ │ │ │干办公事。后归故里兴学修桥,乐│ ┃
┃ │ │ │ │善好施。 │ ┃
┠──┼─────┼──┼──────┼───────────────┼──────────┨
┃13 │泉州明代丁│明 │泉州市丰泽区│明代建造,包括:一世祖节斋、二│各墓区四周向外延伸30┃
┃ │氏回族墓群│ │圣墓村 │世祖述庵、三世祖硕德合葬墓;五│米 ┃
┃ │ │ │ │世祖英杰暨夫人施氏墓;四世祖仁│ ┃
┃ │ │ │ │庵暨夫人庄氏墓;五世祖诚斋、六│ ┃
┃ │ │ │ │世祖龙隐、六世祖毅斋合葬墓;五│ ┃
┃ │ │ │ │世祖毅庵暨夫人蒲氏、王氏墓;六│ ┃
┃ │ │ │ │世祖中斋暨夫人蔡氏墓。除五世祖│ ┃
┃ │ │ │ │英杰夫妇墓原建于现址外,其余五│ ┃
┃ │ │ │ │座均为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迁│ ┃
┃ │ │ │ │至今址。毗邻相依,坐北向南。墓│ ┃
┃ │ │ │ │的规制采用明代流行于闽南汉族的│ ┃
┃ │ │ │ │“风”字形布局和伊斯兰的塔式墓│ ┃
┃ │ │ │ │之造型,须弥座平台上置塔式石墓│ ┃
┃ │ │ │ │盖,雕刻如意云纹、缠枝花卉、圆│ ┃
┃ │ │ │ │月图案和阿拉伯文为装饰。三面墙│ ┃
┃ │ │ │ │壁环绕,后置墓碑,前辟月池、墓│ ┃
┃ │ │ │ │埕。整座墓葬既具汉族风格,又凸│ ┃
┃ │ │ │ │现伊斯兰的明显特征。 │ ┃
┠──┼─────┼──┼──────┼───────────────┼──────────┨
┃14 │泰宁尚书墓│明 │泰宁县梅口乡│明天启年间太子太师协理京营戎政│东、西、南各向外延伸┃
┃ │ │ │水际村长滩人│兵部尚书李春烨及夫人合葬墓。明│20米,北至山顶 ┃
┃ │ │ │形山 │崇祯十六年(1643)建。位于长滩│ ┃
┃ │ │ │ │人形山山腰,坐北朝南,呈长方形│ ┃
┃ │ │ │ │,面宽12.2米,进深35米,分9级 │ ┃
┃ │ │ │ │平台,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全 │ ┃
┃ │ │ │ │部用花岗岩石板和河卵石铺砌。工│ ┃
┃ │ │ │ │程浩大,石雕工艺精湛,是研究明│ ┃
┃ │ │ │ │代福建官宦之家葬俗和雕刻技艺的│ ┃
┃ │ │ │ │重要实物资料。 │ ┃
┠──┼─────┼──┼──────┼───────────────┼──────────┨
┃15 │施世纶墓 │清 │惠安县黄塘镇│为施世伦夫妻合葬墓,清康熙六十 │墓区四周各向外延伸20┃
┃ │ │ │顶庭山 │一年(1722)建造。墓区总面积 │米 ┃
┃ │ │ │ │2515平方米。墓圹半月形,宽 │ ┃
┃ │ │ │ │14.45、高2.48、纵深11.40米。墓│ ┃
┃ │ │ │ │自上而下分五层坪台。第四层坪台│ ┃
┃ │ │ │ │排列石将军、石马、石虎、石羊,│ ┃
┃ │ │ │ │最外侧分列望柱。第五层坪台建龟│ ┃
┃ │ │ │ │趺碑碑亭一座,内置龟趺石刻谕祭│ ┃
┃ │ │ │ │碑一通。 │ ┃
┃ │ │ │ │施世纶(1659—1722),字文贤,│ ┃
┃ │ │ │ │号浔江,福建晋江人,施琅将军次│ ┃
┃ │ │ │ │子。清康熙年间,官至户部侍郎、│ ┃
┃ │ │ │ │漕运总督。 “治河劳瘁卒于官” │ ┃
┃ │ │ │ │,康熙帝准其随父还葬福建,诏奖│ ┃
┃ │ │ │ │其“清慎勤劳”,赐祭葬。 │ ┃
┠──┼─────┼──┼──────┼───────────────┼──────────┨
┃16 │蓝鼎元墓 │清 │漳浦县湖西畲│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建。坐西│东向外延伸50米,南、┃
┃ │ │ │族乡下墟村 │朝东,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三合 │北、西各向外延伸20米┃
┃ │ │ │ │土结构,平面呈“风”字型,二圈│ ┃
┃ │ │ │ │椭圆形封土,三层墓埕,前作半月│ ┃
┃ │ │ │ │形墓池,三合土嵌青石墓碑。 │ ┃
┃ │ │ │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 ┃
┃ │ │ │ │号鹿洲,畲族,福建漳浦人。曾随│ ┃
┃ │ │ │ │军入台参赞军务,提出了治台十六│ ┃
┃ │ │ │ │策,写成了《东征集》、《平台记│ ┃
┃ │ │ │ │略》二书,被称为“筹台宗匠”。│ ┃
┃ │ │ │ │雍正十一年(1733),卒于广州知│ ┃
┃ │ │ │ │府任上,由家人归葬故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