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Y15 其他立法未加管制的爆炸性废物
  Y16 从摄影化学品和加工材料的生产、配制和使用中产生的废物
  Y17 从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产生的废物
  Y18 从工业废物处置作业产生的残余物
  含有下列成分的废物:
  Y19 金属羰基化合物
  Y20 铍;铍化合物
  Y21 六价铬化合物
  Y22 铜化合物
  Y23 锌化合物
  Y24 砷;砷化合物
  Y25 硒;硒化合物
  Y26 镉;镉化合物
  Y27 锑;锑化合物
  Y28 碲;碲化合物
  Y29 汞;汞化合物
  Y30 铊;铊化合物
  Y31 铅;铅化合物
  Y32 无机氟化合物(不包括氟化钙)
  Y33 无机氰化物
  Y34 酸溶液或固态酸
  Y35 碱溶液或固态碱
  Y36 石棉(尘和纤维)
  Y37 有机磷化合物
  Y38 有机氰化物
  Y39 酚;酚化合物包括氯酚类
  Y40 醚类
  Y41 卤化有机溶剂
  Y42 有机溶剂(不包括卤化溶剂)
  Y43 任何多氯苯并呋喃同系物
  Y44 任何多氯苯并二□英同系物
  Y45 有机卤化合物(不包括其他在本附件内提到的物质,例如,Y39、Y41、Y42、Y43、Y44)

附件二:       须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



  Y46 从住家收集的废物
  Y47 从焚化住家废物产生的残余物

附件三:         危险特性的清单



  联合国
<font size=+1>
  等级*   编号    特性
  与联合国关于危险物品运输的建议(ST/SG/AC.10/1/Rev.
1,联合国,纽约1988年)所包含的危险等级编号系统相符。
   1    HI    爆炸物
              爆炸物或爆炸性废物是固态或液态物质或废物(或
              混合物或混合废物),其本身能以化学反应产生足
              以对周围造成损害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的气体。
   3    H3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在不超过60.5℃温度的闭杯试验
              或不超过65.6℃的开杯试验中产生易燃蒸汽的
              )液体、或混合液体、或含有溶解或悬浮固体的液
              体(例如,油漆、罩光漆、真漆等,但不包括由于
              其危险特性归于别类的物质或废物)。(由于开杯
              和闭杯试验的结果不能作精确比较,甚至同类试验
              的个别结果都往往有差异,因此斟酌这种差异,作
              出与以上数字不同的规定,仍然符合本定义的精神
              。)
   4.1  H4.1  易燃固体
              在归类为爆炸物之外的某些固体或固体废物,在运
              输中遇到的某些情况下容易起火,或由于磨擦可能
              引起或助成起火。
   4.2  H4.2  易于自燃的物质或废物
              在运输中的正常情况下易于自发生热,或在接触空
              气后易于生热,而后易于起火的物质或废物。
   4.3  H4.3  同水接触后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质或废物与水相互作
              用后易于变为自发易燃或产生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
              的物质或废物。
   5.1  H5.1  氧化
              此类物质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可因产生氧气而
              引起或助长其他物质的燃烧。
   5.2  H5.2  有机过氧化物
              含有两价—0—0结构的有机物质或废物是热不稳
              定物质,可能进行放热自加速分解
   6.1  H6.1  毒性(急性)
              如果摄入或吸入体内或由于皮肤接触可使人致命、
              或严重伤害或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或废物。
   6.2  H6.2  传染性物质
              含有已知或怀疑能引起动物或人类疾病的活微生物
              或其毒素的物质或废物。
   8    H.8   腐蚀
              同生物组织接触后可因化学作用引起严重伤害,或
              因渗漏,能严重损坏或毁坏其他物品或运输工具的
              物质或废物;它们还可能造成其他危害。
   9    H10   同空气或水接触后释放有毒气体
              同空气或水相互作用后可能释放危险量的有毒气体
              的物质或废物。
   9    H11   毒性(延迟或慢性)
              如果吸入或摄入体内或如果渗入皮肤可能造成延迟
              或慢性效应,包括致癌的物质或废物。
   9    H12   生态毒性
              如果释出就能或可能因为生物累积和(或)因为对
              生物系统的毒性效应对环境产生立即或延迟不利影
              响的物质或废物。
   9    H13   经处置后能以任何方式产生具有上列任何特性的另
              一种物质,例如浸漏液。
</font>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