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运输企业普遍反映燃料价格上涨较快,交通规费占成本的比例比较高,企业负担重,竞争力下降等。关心、支持、帮助企业发展,也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重要责任。要注重听取企业的呼声,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在这方面,交通主管部门要研究合理确定交通规费征收标准,不要搞竭泽而渔,让企业失去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努力做好“三个服务”,着力提高“五个能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具体任务是:
(一)提高运输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首先,增加有效运力,提高运输能力。要坚持鼓励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道路运输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服务质量优、安全有保障、质量信誉好的道路运输骨干企业发展。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采取减免交通规费,调整公路费收政策,推荐鼓励车型等,加快发展新型现代化运力,加速淘汰老旧车辆。特别要继续支持集装箱车辆、厢式货车和合法合规的多轴大吨位货车的发展。要加强运力的组织、协调、储备和调度,挖掘运输潜力,保持充足运能。要加大对甩挂运输的支持力度,促进甩挂运输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甩挂运输是现代道路运输的先进组织方式。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道路运输的主流方式,其优势体现在:与单体式汽车列车(拖挂车固定编组)相比,甩挂运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车辆周转更快、节能减排效果更好,部公路司组织了部规划研究院对甩挂运输进行了专题研究,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也对甩挂运输提出了专题研究报告。据专家测算,甩挂运输可提高效率30-40%,成本降低30-40%,能耗下降20-30%。 目前甩挂运输在国内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交通规费征收政策和交强险的保险政策不利于甩挂运输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其次,做好重要物资运输和重点时段旅客运输。要加强重要物资运输市场的监测,及时了解煤、油、化肥、粮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运输情况,为保障运输提供决策依据。要切实加强春运和“黄金周”等重点时段的客运组织工作,加强对客流集中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客流情况的监测,及时了解客流动态,确保运输需求。
第三,完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按照《“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能力充沛、保障有力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要研究建立应急运输补偿机制,设立应急运输专项补偿资金,全面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第四,加快道路运输站场建设。今年4月,部已印发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将为建立统一的综合运输市场体系,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将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先予以实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继续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重点加快综合客运枢纽站场、集装箱中转站、现代物流园区(中心)、公路快速客货运输站场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在交通专项资金安排上,要保证70%以上的客货运附加费用于道路运输站场建设,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还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和外资投资站场基础设施。
第五,大力推进国际道路运输。要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服从于发展边贸经济、繁荣稳定边疆的需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区域便利化运输机制。要加大对国际道路运输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边境公路、运输场站及口岸管理设施,提升整体通行能力。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入口岸执法创造条件。国际道路运输原来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陆上边贸运输的量不是很大,但随着我国边贸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把便利化运输作为交通合作重点领域,对道路国际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把国际道路运输问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抓。
(二)提高安全监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一是督促运输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把“三关一监督”管理职责与市场准入、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市场监管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把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要研究建立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与客运线路审批、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结合,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逐步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要积极推广承运人责任险招投标制度,增强企业抵抗安全风险能力。要鼓励运输企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危险品运输车辆和大中型营运客车上安装GPS或者行驶记录仪。要积极推进危险货物专业化运输,规范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标识,推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卡制度,为监管和救援创造必要条件。
二是强化汽车客运站安全源头管理。一、二级客运站均应配备危险品检测仪,通过科技手段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要实行运管人员驻站制,明确驻站人员职责,督促客运站履行安全管理职能。要推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即易燃、易爆和易腐蚀等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行检查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签字审核不出站。
三是继续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大《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和《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深入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的贯彻落实,加强营运驾驶员监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四是加强车辆技术状况管理。严格执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大对在用车辆技术状况的监管,依法严厉处罚非法改装车辆。要结合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从车辆生产改装、车辆注册登记、运输市场准入、货物装载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全面提升货运车辆技术水平。运管机构要在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对非法改装车辆不予核发营运证件。
五是高度重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要将保障农村地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统筹考虑。严把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关,严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经营者、车辆、驾驶人员从事农村道路客运。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赶集和其他大型集会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超载和非客车载客行为,坚决遏制农村地区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