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解决资源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保护生态,治理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污染治理和环保技术;控制人口数量,防治重大疾病,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疾病防治、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研发、中医药现代化等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发展;防灾减灾、预警救援、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共安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公共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未来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紧在生物高技术等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提高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能力,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文化、体育和旅游等其他社会事业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重大领域,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掌握生物技术等领域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提高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建立一批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建立研发基地,初步形成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创新体系。
--突破20项左右油气资源高精度勘探和先进钻井关键技术,形成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与钻井装备及大型油气勘探数据综合处理软件的自主开发能力;研发金属矿产资源立体勘探系列技术,突破10-20项复杂矿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形成深部及复杂条件矿产高效勘探的技术能力;攻克20项复杂难处理金属矿采选冶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大型选冶成套设备,使我国复杂矿采矿损失率和开采成本降低20~30%和15~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8~10%,生产能耗降低20~25%,扩大可利用金属资源量15~20亿吨。
--选择2-3个重污染湖泊和1-2条典型河流,重点突破10-15 项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生态修复的核心技术,形成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系统;深化和完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技术体系,形成2-3类与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水环境建设模式,建立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技术规范,开发出8-10套适合农村饮用水安全供给的集成技术与实用设备;攻克30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制相应成套设备,在重点区域和地点进行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突破5-10项促进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固体废物与废旧产品资源化的成套技术,建立3-5各个典型生态工业园综合示范,初步形成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技术发展模式;研究开发10项常规和特殊污染物监测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设备,开展区域和流域尺度的大型监测技术研究计划研究确定以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目标的指标体系。
--研制开发100种节育避孕、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诊断技术、产品,提高避孕节育技术水平,减少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的发生,为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率降低30%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重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技术体系,提出200项重大疾病、常见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治疗方案,有效遏制重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提高人民群众生存质量。研究开发100种重大疾病诊断、治疗设备、创新药物和中药,建立10个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药物研发中心,完善10个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提高我国医药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增强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300名老中医的传承研究,制定8-10种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预防方案和亚健康干预方案,开展200种中药材种植研究,开发3-5种现代中医诊断技术和设备以及15-20种中药工业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组织实施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全面提升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促进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形成公共安全应急成套核心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工程技术能力;以自主创新为主研发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初步具备对多灾种耦合的重大事故、灾害的防控能力;促进公共安全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建立6个公共安全研究及测试基地、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使全社会公共安全科技素养和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重大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使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支持系统,显著提高城乡空间管理和协调的能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平台,研究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交通等技术问题,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建筑业、建材产业技术进步,推进城镇建设相关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确证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150个、功能蛋白1300个、靶基因100个,诊断标志物40个,申请发明专利1500-2000项,获得200个市场应用前景较大的重要专利;开发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抗体、科研及诊疗仪器设备、人工组织(器官)、纳米药物及医用材料、重大工业发酵等产品200种,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源动力,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400亿元;建立和完善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生物芯片、药物分子设计、疫苗和抗体开发的平台、技术体系以及研究中心、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优势互补的生物技术队伍。
--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近海油田开发技术体系,高效开发近海油气资源;突破深水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海底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的技术瓶颈,形成深水资源探查、开发和作业能力;攻克大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建立大型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海水、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示范工程,形成我国自主创新海水利用技术、装备、标准和产业化体系;开展深海生物资源的探查、开发与利用技术研究,研制海洋创新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等高值产品;发展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尤其是深远海监测技术,形成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与监控的技术能力;建立一批海洋高技术研发基地,发展一批海洋前沿技术;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海洋环境的安全。
三、重点领域
(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