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强领导与协调,共同推动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二) 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
(三)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学科建设
(四)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建设,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五) 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科学意识
(六) 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让
当前,气候变化正对世界各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明确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把科技工作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为有效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为《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统筹协调我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特制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一、气候变化形势及其对科技工作的迫切需求
(一)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导致了近50 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将达1.1-6.4℃。这种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的气候近年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86-2006 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1 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损失增加,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
(二)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未来十五到二十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费将持续上升。我国政府积极履行所承担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
《气候公约》)义务,颁布了《国家方案》,并提出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尽管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总体下降趋势,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增加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气候变化及其国际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外部环境和需要妥善应对的重大战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