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
  | D=|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
  | 当 D≤0.05时          定为“可信”  |
  |   D为0.05—0.15时     定为“可疑”    |
  |   D>0.15时         定为“不可信”  |
  ----------------------------

  4.2.3 比值(R)评价
  比值:通过比较各种疫苗间的应种人数,以判断报告接种率有无逻辑上的错误。在具统计时,OPV和DPT均为3次接种人数之和(即OPV1+2+3 ,DPT1+2+3 ),故OPV和DPT的种人数应近似于BCG和MV的3倍。R值的计算方法是:

  --------------------------------------
  | R≈3MV(或BCG)/OPV(或DPT)                       |
  | 当 0.95≤R≤1.05时,             定为“可信”     |
  |   0.90≤R<0.95或1.05<R≤1.15时, 定为“可疑”        |
  |   R<0.90或R>1.15时            定为“不可信”    |
  --------------------------------------

  对以上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发现有“可疑”或“不可信”情况时要开展调查,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2.4 其他评价方法
  1)估算疫苗使用量:根据每次冷链运转报告接种的人次数及疫苗的消耗系数,估算出预期疫苗使用量,再与疫苗实际使用量进行比较,估算接种率。若存在明显差别,如预期疫苗使用量明显高于或低于疫苗实际使用量,均表明存在问题,应核实原因,及时解决。本方法适用于县级对乡级、乡级对村级的监督。
  预期疫苗使用量=每人次接种剂量×接种人次数×消耗系数
  2)利用出生率监测: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每年应将建卡率与出生率进行比较,判断接种率。使用该方法,应充分考虑到流动儿童和超生儿童对结果的影响。
  3)针对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报告接种率是否与当地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情况、病例免疫史及其分布情况相符。如报告接种率较高,同时又出现许多小年龄组的麻疹病例则应考虑常规免疫存在问题,若无免疫史的病例所占比例较高时,则表明接种率较低。
  4)接种率调查:对怀疑接种率较低的地区,可直接开展随机抽样调查,核实接种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