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质检科技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十五”时期,全系统在科研水平、项目数量、成果应用等都取得了突破。全系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37项,二等奖110项,三等奖29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余项。
全系统共承担科研项目3500多项,项目经费超过11亿元,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0多项,经费3亿元;总局科研项目近800项,经费1.5亿元;系统各单位自研项目2000多项,经费近3亿元;地方政府项目350多项,经费超过1.3亿元。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制定了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标准体系,构建了涵盖整个食品链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及体系表,完成了食品企业和餐饮业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方案,建立了进出口食品监测与预警网和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禽流感检测技术及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研究成果被科技部食品安全专项总体专家组评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食品安全专项中的标志性成果。
在参与国家863和973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技基金、社会公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奥运、仪器设备更新改造等项目研究中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其中压力容器极限与安定性分析及体积型缺陷安全评估工程方法研究、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研究与开发、光电比较仪(或高温计)系统非线性测量装置的建立、建立光纤损耗/光纤长度和光纤时域反射计检定标准装置的研究、10伏约瑟夫森结阵电压基准、激光功率能量计量标准装置与新型激光测量仪器系列研究、中国蜂产品质量评价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术语、图形符号体系建设、压力管道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质检科技基础得到显著增强。
技术机构和实验室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建设一批国家质检中心,对检验检疫实验室进行了规划布局,以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各地新建扩建了一批检测检验基地,技术机构和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投入成倍增长。目前质检系统仪器设备共有28.7 万台(套),价值81亿元;其中单件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有1876台(套),价值16.7亿元。总投资5.5亿元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正式建设。
质检工作信息化手段显著增强。开发建设了以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为主干的三大信息网络体系。“金质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确定了主要建设内容,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全面启动了大通关建设,实施了电子申报、电子监管和电子放行新三电工程。质量技术监督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CQS)建设稳步推进,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取得初步成效。科技文献信息建设进一步加强,实现科技文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质检科技工作支持力度。地方质检科研项目列入地方科技计划的数量逐年增加,科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的比例不断增大。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中给予质检技术机构改革较多优惠政策。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各地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对在当地建设国家质检中心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
(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质检系统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壮大。
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鼓励科研机构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等,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国家级学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目前全系统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专家1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136人。质检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123名,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名,共有10名留学回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项目获得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建立9个博士后工作站,吸引进站人员50名。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形成配套体系。
质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完成了总局直属科研院所机构改革。中国商检研究所和动植检所合并成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在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合并为新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立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二是明确了改革方向。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复同意质检总局科研机构改革方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纳入了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中国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确定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为地方技术机构纳入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三是在东、中、西部选择了6个省进行了质监技术机构改革试点。按照政事分开、法人治理、扩大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一所两制”、劳动人事分配3项制度、多元化融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并举等改革。其他各地也都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身特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一批改革经验。四是质检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取得明显成效。省会城市同类机构合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及市以下技术机构合并成综合性检测检验机构得到大力推进。五是检验检疫实验室规划布局基本完成。逐步形成了以18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8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和190个常规实验室为主体,各具特色、拥有专业优势的检验检疫实验室体系。积极推进检验检疫实验室实现政事分开,向着职能明确、层次清晰,各负其责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技术中心和卫生保健中心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六是完善了科技管理体系。充实了科技管理机构,制定了一批科技管理和奖励办法,改进了科研项目计划和组织实施模式。
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质检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大力气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质检科技的需求与质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