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的通知
(农渔发[2006]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渔业发展的目标、中心任务和指导思想,是以后指导我国渔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七日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2010年)


目 录

  一、“十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
  二、“十一五”渔业发展形势和任务
  (一)“十一五”时期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二)“十一五”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主要任务
  --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
  --确保渔(农)民持续增收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村渔区社会和谐发展
  三、“十一五”渔业发展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指导原则
  (三)发展目标
  --渔业经济
  --外向型渔业
  --水产品质量安全
  --科技与推广
  --渔业管理
  四、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区域布局
  --东部地区
  --中部和西南地区
  --东北和西北地区
  --城市及城郊地区
  (二)发展重点
  1、加快渔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2、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渔业经济产业优化升级
  4、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渔业
  5、全面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
  6、构建平安渔业,提高渔业安全保障水平
  五、重点工程
  (一)水产原良种繁育工程
  (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程
  (三)远洋渔业工程
  (四)水产品质量监控工程
  (五)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
  (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七)渔港工程
  (八)渔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惠渔政策扶持,优化渔业发展环境
  (二)完善渔业管理制度,确保渔业发展质量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善渔业发展基础
  (四)强化公共管理服务,保障渔业和谐发展
  (五)扩大渔业对外交流,提高渔业发展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认真研究我国渔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国渔业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编制《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十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全国渔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应对国际海洋制度变革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坚持“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渔业经济较快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时期,我国渔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1.65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9.02公斤,水产蛋白消费占我国动物蛋白消费的1/3;渔业经济总产值达7619.07亿元,渔业产值达到4180.48亿元,渔业增加值2215.30亿元,约占农业增加值10%;全国水产品出口额78.9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渔民人均收入5869元,比“九五”末增加1140元,比农民人均收入高2614元。渔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外向型渔业发展成效显著,世界渔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凸显。“十五”时期我国外向型渔业快速增长,水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水产品出口额比“九五”末增加40.6亿美元,增长106.0%,年均增长率达15.56%,连续四年居世界水产品出口贸易首位;公海大洋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增强。外向型渔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国内水产养殖、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品总量已占全球渔业总产量的40%,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
  (三)渔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趋向合理。“十五”期间,我国渔业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海捕捞产量实现了“负增长”,2005年全国国内海洋捕捞产量1309.49万吨,较“九五”末减少81.44万吨;养殖产品在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从“九五”末的60%提高到“十五”末的67%;渔业二、三产业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1%提高到“十五”末的46%。优势品种区域布局成效明显,对虾、罗非鱼、鳗鲡、河蟹等养殖品种优势区域形成,带动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水产品加工能力显著增强,我国成为世界水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分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四)渔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渔业的投入,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达45.5亿元。各地积极推进水产原良种、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了渔政管理指挥系统,改善了渔政执法装备,为渔业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渔业科研和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渔业应急处置机制得到完善,制定并发布了《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积极参与重大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渔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增强。
  (五)重大管理措施得到强化,渔业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启动了全国养殖证制度建设;制定和公布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巩固和完善了海洋伏休制度,全面实施了长江禁渔制度,沿海11个省(区、市)、沿江10个省(市、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近百万渔民实行休渔禁渔;广泛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积极促进资源养护,“十五”期间,全国累计放流水产苗种442亿尾(粒)、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00多万尾(头);2002年起实施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拆解报废近海渔船1.4万艘,培训转产转业渔民8万人;首次开展了全国渔港、渔船和水产苗种场普查工作,规范了渔业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加强了海域、界江、界河巡航检查,中国渔政积极参与了双边协定水域和北太平洋渔业联合执法,树立了我国负责任渔业大国的形象,专属经济区渔业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