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今后十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强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示范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进种植和收获两个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思路
以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农机与农艺技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以育插秧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带动耕整地、田间管理、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在近期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加强技术培训示范,完善技术体系,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收获机械化主要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市场拉动,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借助跨区作业和区域内规模化服务等形式快速推进;烘干机械化主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进。
(三)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水稻优势产区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解决种植与收获两个环节机械化问题,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
“十一五”基本解决收获作业机械化。到2010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7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55%。
“十二五”基本解决种植作业机械化。到2015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
(四)主要任务
1.形成适合不同稻区的机械化技术模式,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
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中基础薄弱、实现难度大且与全程关联程度高的育秧和种植环节为重点,因地制宜,试验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低成本育秧技术和配套的机械化种植技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习惯,试验、确定区域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加快技术普及,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