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耕地质量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保育与提升技术模式。研制出黄淮海平原耕地质量保育、潮土快速培肥、障碍因子快速消除等相关技术6~8项和耕地质量培育模式4~6项;研制相关技术产品3~5个。建立相关示范基地4~6个,累计示范面积5万亩以上。通过技术示范,土地生产力提高25%~30%,示范区65%以上的土壤质量达到高产农田标准。发表论文2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10名。
  课题国拨经费:315万元。
  课题5、东北黑土区地力衰减农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在东北黑土立地条件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其生产力的农业措施,包括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发展绿肥生产等。针对中低产田土壤障碍因素,耕层浅薄的问题,建立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改良东北地区典型低产黑土,提高农田生产力。针对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锐减等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覆盖,结合农业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措施,提高坡耕地地力。研究黑土立地条件下、特别是大型机械化耕作与管理条件下,不同耕作、栽培、施肥、管理等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自主创新与技术集成,提出促进土壤质量提高、改善土壤健康状况的有效模式。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研制出黑土有机质增汇、耕性改良、快速培肥技术4~6项;退化坡耕地黑土农业修复与培肥技术4~6项;研制相关技术产品3~5个。建立相关示范基地4~6个,累计示范面积5万亩以上。通过新技术示范,5年内使土壤有机质提升10%,耕作层从现在的12cm左右提高到 20cm,土地生产力提高20%以上,示范区60%以上的土壤质量达到高产农田标准。发表论文1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7名左右。
  课题国拨经费:315万元。
  课题6、西南地区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的形成机理与表现特征,以及耕地主要障碍因子的消除与抑制技术、主要退化型耕地的耕地质量退化阻断技术与修复技术,优化筛选西南适用型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综合运用障碍因子消除技术和耕地地力提升技术,建立西南重点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模式、主要地力耗竭型种植系统的耕地质量保育综合技术,并选择典型地区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和推广相关技术成果。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提出西南地区中低产耕地障碍因素消除技术和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研制出水土流失阻断、土壤有机质增容、耕地酸化阻断、坡耕地耕性改良、土壤固持、土壤养分增容与增效、深冷烂湿稻田障碍因子消除、土壤结构促稳等方面的单项或者复合技术8~10项,申报发明专利2~3项,研制相关技术产品3~4个。选择典型地区建立示范基地3个,累计示范面积5万亩以上,示范区耕地生产力提高15~20%,50%以上的耕地达到高产农田标准。发表论文1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10名。
  课题国拨经费:315万元。
  课题7、西北退化耕地地力恢复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黄土区耕地持水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的特点,开展农艺与农技结合、有机无机肥配合的土壤改良技术、特别是土体结构改良、耕地质量培育等研究,提出适合黄土区立地条件的耕地质量培育和土壤固碳技术措施与对策,确保黄土地力稳步提高和发展。研究不同农业利用条件下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养分均衡供给与土壤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提出修复退化土壤生态环境与生物土壤改良的耕地质量培育的生物技术模式,促进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从减少耕地水土流失和退化、消除障碍因素,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生产能力入手,开展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生物修复、土壤改良技术模式研究,通过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等方式,提出相应的模式,并选择典型地区建立示范基地。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立提高西北地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水肥管理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并在同类地区示范。研制出黄土区耕地质量保育、土体结构改良、耕地质量健康与快速培肥等技术6~8项;水土资源协同资源高效利用与耕地质量培育模式4~6项;研制相关技术产品3~5个;专利4个。建立相关示范基地4~6个,示范区总面积1万亩以上。通过技术示范,5年内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0%,土地生产力提高35%以上,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以上,示范区60%以上的土壤质量达到高产农田标准。发表论文10篇,培养研究生7名。
  课题国拨经费:280万元。
  课题8、东南集约化农田养分均衡调控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主要集约化农田土壤养分的库容动态变化、耕地养分亏缺和养分均衡的阈值,以及诊断养分均衡的技术。研发基于农作物高产和环境友好的氮素供给技术,土壤氮、磷库的有效供给技术,土壤磷素的活化技术,土壤养分库的生物调控技术,农田土壤钾库的有效补给技术等。研发维持集约化农田养分均衡的新肥料创制技术(靶标肥料、专用系列复合肥料等)、作物配置技术、耕作栽培技术、农田管理技术等,集约化农田养分均衡管理模型,养分均衡供给决策支持系统,集约化农田的高效生产与管理模式。选择东南沿海主要集约化农田类型(稻田、集约化蔬菜地、高效益果园等),建立农田养分非均衡化防控的试验示范区,开展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技术筛选,进行技术集成和示范和推广;针对华南大面积耕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退化及养分失衡现状,研究养分均衡供应技术、土壤微生态系统稳定技术、高效灌溉技术,集成果园耕地养分调控技术模式。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研发农田养分均衡补给的关键技术,探讨农田养分均衡化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对策,并建立农田养分非均衡化综合防控技术的示范区。研制出东南沿海高度集约化条件下,养分调控关键技术6~8项,农田养分均衡化技术4~5项,开发出相关的产品及技术专利4项。累计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使示范区耕地养分非均衡化减少50%以上,养分利用率提高15%,土地综合生产力提高20%~25%。发表文章10~15篇,培养研究生7名。
  课题国拨经费:280万元。
  课题9、中南贫瘠红壤与水稻土地力提升关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红壤酸化加速、耕性差等问题,研究应用生物和土壤碳氮调控技术,阻断酸化加速过程;集成防治红壤酸化的生物、物理及化学技术体系,建立红壤酸化对土壤质量和环境危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研究红壤结构改良的生物和化学结合技术,提出红壤耕性快速改良的调理技术模式。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肥力演变规律,提出红壤结构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快速阻断与修复重建技术;通过平衡施肥、种植制度、耕作栽培方式建立退化红壤的养分库增容、土壤结构改良及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耕种和水肥管理对不同类型水田土壤质量的影响,集成土壤耕作、水分管理和均衡施肥技术,适合机耕、免耕的土壤保育技术,构建消除水稻土物理性障碍要素的技术体系;稻田综合土壤地力培育技术体系;适合高产、超高产稻种植的土壤质量提升技术体系。研究稻田冬作物类型、种植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和示范高效双季稻作系统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农用化学品对稻田生态的影响及减量增效施用新技术,开发水田生态环境保护性专利产品,集成和示范双季稻作稻田清洁生产技术模式。
  研究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制中南地区耕地质量调控技术模式。研制出适合红壤旱地和水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质量提升和综合保育技术6~8项;建立退化红壤旱地修复和培育、冬季稻田利用等技术模式4~6个;研制新技术产品3~5个,专利2~4项。建立典型区域示范基地4~6个,示范区总面积2万亩以上;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土地生产力提高20%以上,示范区60%以上的耕地质量达到高产农田标准。发表论文15篇,培养研究生10名。
  课题国拨经费:385万元。

第三部分 申报文件编制

一、申请函

  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我单位          (全称及地址)授权    (姓名)    (职务、职称)作为全权代表,提报下述内容:
  1.我方愿意按照《课题申请指南》中规定的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下列文件15份。
  (1)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2)课题申报书
  (3)相关附件
  (4)课题预算申报书
  2.我方愿意向申请主持部门提供任何与该项申请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3.有关本申请的所有正式通讯应致:
  地址:               邮编:
  电话:      手机:       传真:

  申请人名称:(公章)
  法人(或授权代表)姓名:      签字:

  年  月  日

二、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一)申请单位概况
  名称:                电  话:
  地址:                邮政编码:
  开户银行及帐号:
  单位负责人姓名:     职务:     技术职称:
  (二)申请单位简况
  (联合申请单位在此处须分别对所有规定内容进行详述)
  1.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历史沿革、批准成立部门等);
  2.课题负责人的姓名、职称、技术简历、学术水平;
  3.参加课题工作的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
  4.近期从事同类研究或开发项目的名称及成果;
  5.承担该课题的主要支撑条件。

三、课题申报书(格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农业部、中国科学院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2006 年 月至 2010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十月

编写说明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