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高风险农药低风险化的施药技术2~3种。
· 发展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为目标的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2~3种,抗药性基因表现型变异的早期快速诊断技术3~5种。
· 配方选药诊断试剂盒3~5个。
· 发展多靶标协调农药使用技术3~5种,申请相关专利5~8项。
· 培养硕士、博士生30~50名,出版论著50~60篇(部)。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4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4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严重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稻螟和稻褐飞虱等为主要对象,兼顾局部发生危害的稻瘿蚊、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开展成灾规律、监测预警和控害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重点研究解决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以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增效性和持效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发、完善和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新技术以及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新技术,并进行组装配套,建立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的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
1、水稻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的预测预报技术
以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和飞虱等为对象,研究实时监测技术和暴发危害的早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收集、发布技术和远程诊断平台,提高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2、水稻重大病虫种型变异动态、变异规律及标准化鉴定方法
监测国内主要稻区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稻瘿蚊等病虫生理小种/生物型/株系变异动态,揭示其变异规律;研究提出国内标准化鉴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重要水稻品种(系)抗病虫性的跟踪监测与利用技术
通过在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北方等国内主要不同生态稻区设点进行水稻主栽和后备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害抗性的跟踪监测,评价出品种(系)的利用价值,为生产上品种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4、暴发性、危险性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应急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后,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等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暴发成灾诱导关键因子及防治技术;研究免耕、秸秆还田、直播、高产强化栽培、小苗机插和机械化收割等耕作农艺措施对主要病虫害影响及控制对策。
5、无公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研究筛选和利用多抗性品种以及不同作物、不同遗传背景品种的组配与混合对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研发可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农业栽培技术。延长抗病虫品种使用寿命技术研究。研究播种期、播种方式、施肥水平、移栽方式等农业栽培技术控制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稻螟等重大病虫害的效果及配套应用技术。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对稻田主要病害虫控制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精准施药等无公害化学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6、区域性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配套模式组建与示范推广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耕作栽培制度、生产水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分别优化组建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北方五大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配套技术体系,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进行应用效果展示和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提出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关键技术2~3项,初步建成1~2套预测预报地理信息系统,将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稻螟和稻飞虱中长期预警技术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
· 鉴定评价出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稻瘿蚊的丰产优质新品种20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监测国内主要稻区20~30个主栽品种抗性变化动态,为生产部门合理使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 在国内主要稻区采集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标样600~800份,监测出上述病虫种型、生理小种或株系变异动态,明确其变异规律。提出水稻主要病虫种型、生理小种或株系鉴定的规范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 明确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发生规律和暴发成灾诱导关键因子3~5个,研发出有效控制发生危害的技术措施5~6项。
· 明确免耕、秸秆还田、直播、高产强化栽培、小苗机插、机械化收割等技术对稻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技术措施。
· 提出利用自然抗性品种、播种期、施肥水平等农艺措施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配套应用技术。
· 针对不同稻区重大病虫害种类,提出精准施药技术等配套无公害化学防治技术5~6套。
· 组建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北方五大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优化配套技术模式。在上述五大稻区建立示范区50万亩,辐射带动区250万亩。在示范区内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投资与效益比为1:8以上。重大病虫害的暴发频率和致灾强度降低50%、危害损失降低60%、化学农药用量降低30%。生产的稻米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或绿色稻米的质量标准,稻田有益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稻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发表论文5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30~40人,申请专利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或鉴定成果7~10项。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5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影响我国黄淮海、西北等产区小麦生产的重大病虫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吸浆虫等)为主要对象,以生态调控为基本思路,强化重大病虫致害性变异动态监测,对已有和新研制的技术进行配套与示范,达到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的目的。
1、小麦重大病虫种型变异监测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以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致灾病虫害为对象,监测病菌生理小种/毒性/生物型的变异类型及趋势,研究延缓病菌变异的关键技术;探索分子诊断技术在小麦锈病、白粉病等重大病害早期预警中的应用;将地面高光谱、移动式孢子捕捉等先进手段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监测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和重要地下害虫等发生为害动态。
2、小麦条锈病越夏易变区源头治理技术研究
针对西北、西南小麦条锈菌越夏易变区不同种植模式及地理、生态条件,研究制定包括作物结构调整、品种合理利用在内的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方案;研究小麦替代作物、品种混合、间套作等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病菌小种群体结构及流行趋势,开展抗条锈基因的规划布局研究。
3、重要小麦品种(系)抗病虫性跟踪监测与利用技术
以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吸浆虫为对象,对黄淮海、西北、西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前主栽小麦品种、后备品种进行抗多种病虫或病菌多个生理小种的联合鉴定和评价。
4、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不同小麦耕作栽培方式、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品种间作套及混种、不同麦田生境条件对小麦病虫结构的影响作用,开发以品种抗性、生态阻隔、切断寄主链和保健管理等为主的可抑制多病虫的农田生态调控技术。
5、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协调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化学药剂与生物制剂的配套使用技术以及化学防治与天敌、生物多样性控害的协调使用技术及其科学问题。
6、防控技术集成及示范
分别在西北、黄淮海等不同生态区组建试验示范基地,对已有高效、经济、安全的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在示范区进行集成研究与示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提出小麦锈菌、白粉菌空中孢子量与病害发生为害程度的关系模型1种;提出麦蚜、吸浆虫、赤霉病中短期预测预报模型2~3种。
· 提出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的生理小种/毒性/生物型种群结构与发展趋势。
· 鉴定200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主栽和后备品种对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等病虫的抗感水平;提出品种合理布局利用的模式1~2个。
· 提出人为增强的、无公害的生态调控技术、化学诱导调控技术等2~3类新型防治技术或措施,并将新技术在主要示范基地进行生产应用。
· 初步组建适合黄淮海、西北等麦区以自然控制和生态调控为主体的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示范区面积50万亩;辐射面积 500万亩。在上述示范区内,将小麦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投资与效益比达到1:8,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左右,获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培养研究生20~30名,发表论文50篇以上,鉴定成果2~3项,申报专利1~2项。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6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免耕技术及秸秆还田对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针对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系统研究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传病害(玉米镰刀菌病、褐斑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苗期病虫害和穗期虫害(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有加重发生趋势的新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和这些病虫害危害新特点,研究玉米穗期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程度、籽粒真菌毒素类型和含量的关系,制定和提出防控对策和治理技术。
2、玉米重要病原菌变异动态与玉米螟种群动态监测技术
针对部分品种在生产上抗性丧失的问题,重点监测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等重大病害生理小种的变异,对其变异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鉴定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主要病虫害抗性水平,研究玉米螟化性组成与种群发生趋势的关系,研究早期预警技术。
3、潜在重大病虫害发展趋势监测
加强对近年来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玉米南方锈病等发生流行与扩展趋势监测,研究玉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的种类、分布与分子鉴定技术,研究控制对策。跟踪研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种群变异动态,加强分子监测该病菌变异的研究。
4、玉米重大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系统研究不同生态区玉米(包括鲜食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微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等对土传病害的防控作用和生物防治穗期玉米鳞翅目害虫的防控技术,形成生态化防治技术为核心的玉米无公害防控技术。
5、生态调控技术对玉米重大病虫害的防控作用
研究不同血缘、不同抗性水平品种合理布局、间(套作) 等生态调控措施对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昆虫种群动态以及对玉米重大病虫害的影响,研究以生物多样性(农田作物物种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品种遗传多样性等)为核心的生态调控技术。
6、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的组装与应用
分别在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丘陵玉米区,根据不同生态区主要病虫种类和耕作栽培特点,将新研究的防控技术和已有的措施进行科学组装,组建以利用抗性品种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和生态调控为核心的玉米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并在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明确免耕技术与秸秆还田对玉米土传病害玉米镰刀菌病和玉米瘤黑粉病、苗期病虫害以及棉铃虫、玉米螟和桃蛀螟等发生规律和危害新特点,提出防控对策。
· 初步提出微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为主的土传病害生态化防控技术;提出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的无公害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 明确穗期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的关系,提出控制病虫为害和减轻真菌毒素污染技术。
· 提出玉米重要病害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与监测技术和玉米螟发生早期预警技术。明确我国玉米产区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种群动态与分化机理。
· 初步明确南方锈病发生流行趋势、提出玉米细菌病害与病毒病害类型、分布与检测技术。
· 在东北、黄淮海和西南组建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5个,示范面积20万亩,技术覆盖面积200万亩,初步提出适合不同生态区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组建鲜食玉米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示范区500亩,技术覆盖面积5000亩。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总的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 发表论文(著)50~60篇(部),申请专利3~5项,鉴定成果3~5项。
· 建立一支30~40名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科研创新队伍,培养研究生20名以上,培训植保技术员100人次。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7 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当前严重威胁我国棉花产生的黄萎病、盲蝽蟓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棉花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的预测预报技术
监测评估棉花黄萎病、棉铃虫和盲蝽蟓等重要病虫害的种群消长动态和生物型(抗药性)变异,发展早期风险评价与预测预报技术。
2、西北内陆棉区种植结构调整后棉花病虫害控制技术
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大规模连续种植棉花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节肢动物群落的演化对棉花病虫害的影响,发展增加棉田有益生态因素调控棉花病虫害的新技术。
3、长江流域棉区Bt棉花害虫防控技术
研究转Bt基因棉新品种对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与非靶标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利用Bt棉为主,辅以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的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体系。
4、棉花黄萎病和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
研究黄萎病和后期叶斑病(黑斑病为主)的发病规律,明确叶斑病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探索控制棉黄萎病和叶斑病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棉花品种抗病性在土壤不同棉花黄萎病菌接种体密度下抗性差异,确定棉花品种抗病性适合度与病原菌种群密度的相关关系,为品种布局提供依据。
5、棉盲蝽蟓和烟粉虱控制技术
研究棉盲蝽和烟粉虱寄主转移规律,建立以农业防治、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为主的控制技术体系。
6、棉花病虫害控制示范区建设
组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病虫害控制技术体系,并在三大棉区建设示范区推广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