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06-2010年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指导大纲的通知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知识。
  2.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及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
  3.辨病论治的基础知识。
  4.辨病与辨证的基础知识及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
  5.中医治则、治法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6.中医基本理论现代研究和中药现代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基本技能
  1.辨证使用中药的基本技能。
  2.辨病论治的基本方法。
  3.通过辨别体质和辨病,掌握使用中药的基本技能。
  4.中医基本理论在预防中药不良反应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中医基本理论现代研究的基本方法
  6.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合理、科学的使用非处方中成药。
  7.中药现代研究的基本方法。

  六、研讨专题
  1.中医与中药相结合的必要性、现状和措施。
  2.中医基本理论在中药临床应用和中药现代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3.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对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影响。
  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系的剖析。
  5.中医基本理论现代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前景。

  Z-1-04:药理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名称:药理学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常用药物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过程、临床应用及合理用药等内容。为执业药师从事药学工作,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五、课程重点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一)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二)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三)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四)各类药物中其它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应用;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六、研讨专题
  (一)心血管系统药物治疗进展。
  (二)呼吸系统药物治疗进展。
  (三)常见药物滥用及诊断和治疗。
  (四)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五)细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Z-2-05:方剂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方剂学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中药配伍、禁忌应用及方剂的组方原则,掌握100余种常用方剂的组成分类、性能、功效、应用、使用注意;能够比较鉴别同类中成药、方剂的共性与个性。有能力运用中药配伍原则,科学、合理地配伍组织药物。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方剂学的概念及组方原则。
  2.不同历史时期方剂学代表著作的主要内容、学术应用价值。
  3.中药妊娠、饮食、证候禁忌对临床组方用药的指导意义。
  4.方剂基本组成结构与原则、了解方剂的变化规律。
  5.辩证与立法及遣药组方的关系。
  6.方剂的常规用法。
  (二)基本技能
  掌握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和解剂、去湿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理血剂、祛痰剂、安神剂、治风剂、治燥剂、开窍剂、补虚剂、固涩剂、涌吐等方剂的功效、组方与临床应用特点。

  六、研讨专题
  (一)中药治疗应用研究新进展。
  (二)中药配伍应用治疗疑难杂症探讨。
  (三)方剂组方原则与中药配伍减毒增效的关系。
  (四)方剂研究、应用新进展。

  Z-2-06: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展的基本历程及药物治疗中的两面性;了解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管理的有关条例与规章、国外植物药监控的措施与重点,使执业药师增强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意识并具备一定鉴别药源性疾病的能力,增强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综合性分析的水平,为从事或参与临床药学工作、保证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着重介绍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我国及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现状。各论重点介绍12个系统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基本概念及发展简史。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和发病机理。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5.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
  6.呼吸、消化、循环、血液、泌尿、生殖、五官、皮肤、神经精神等系统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特征。
  (二)基本技能
  1.我国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监控制度与措施。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表现、报告及分析判断方法。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
  5.鉴别、综合性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能力。

  六、研讨专题
  (一)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特点。
  (二)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的研究趋势。
  (三)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中的热点问题。
  (四)中药毒性成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Z-2-07: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

  四、教学目的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重点讲授中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现代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现代应用,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方法,阐释中药作用的规律及作用机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