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06-2010年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指导大纲的通知

  (8)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
  (9)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脑梗塞、脑炎、脑栓塞、神经分裂症;
  (10)恶性肿瘤治疗学:肿瘤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常用肿瘤药物副作用、常用肿瘤化疗方案组合原则。
  (二)基本技能
  1.了解临床常见病的症状及体征。
  2.问诊方法与内容。
  3.检体诊断的方法:一般检查,头、颈、胸、腹、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查体。
  4.常见疾病药物配物禁忌。

  六、研讨专题
  (一)临床常见病的诊疗过程简介。
  (二)如何正确选用常用药物。
  (三)执业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四)药物配伍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Y-2-9:药源性疾病与防治教学大纲

  一、类别: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药源性疾病及相关概念,了解药源性疾病的分类、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性。了解常见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常见药源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原则、不良反应报告。
  使执业药师具备鉴别药源性疾病的能力,增强综合性分析的水平,为从事执业药师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课程重点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一)药源性疾病的概念;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疑似药源性疾病的报告程序及处理原则。
  (二)影响药源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药源性肝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三)药源性肾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肾功能损害时药物的应用原则。
  (四)各类药源性皮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防。
  (五)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症等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六)特殊群体如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用药注意事项;了解器官移植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七)药源性心律失常、药源性心力衰竭、药源性心肌梗死、药源性心绞痛的致病机制、致病药物、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与预防。
  (八)肺的药代动力学、药物与肺的代谢、药物所致肺毒性机制;药源性支气管哮喘、药源性肺气肿等药源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九)主要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治疗、预防与预后。
  (十)药物所致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十一)药物依赖性的相关概念及常见的药物依赖。

  六、研讨专题
  (一)药源性疾病的易感因素和防治原则。
  (二)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原则。
  (三)如何提高鉴别药源性疾病的能力。
  (四)中药药源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Y-3-10:药物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拓展课

  三、课程名称:药物流行病学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与分析人群中各种与用药有关的表现,包括:运用其方法学研究,快速并准确地发现用药人群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在众多药品中,挑选和推荐经过科学评价的药品用于公众,保障合理用药;在计算机应用与用药人群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使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与实用化;研制实用的ADR因果关系判断程序图或逻辑推理流程图;研究开处方者用药的决策因素,规范其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抗癌药、抗感染药、解热止痛药等)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合理用药等。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2.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3.药物利用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4.药物有利作用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5.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6.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在药物上市后监测中的应用。
  (二)基本技能
  1.药物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的方法;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
  3.药物利用调查的方法。

  六、研讨专题
  (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在控制药源性疾病危害中的作用。
  (二)如何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向。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

  Y-3-11: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类别: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拓展课

  三、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

  四、教学目的
  诊断学基础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诊断学基础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或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执业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奠定基础。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特点及伴随症状。
  2.一般检查内容发生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听诊要点,各种杂音的临床意义,准确地判别收缩期杂音与舒张期杂音。
  4.腹部检查的常见体征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5.神经系统的检查内容(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植物神经功能与神经反射)及检查方法。
  (二)基本技能
  1.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2.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3.一般检查的内容、顺序及方法,并能识别其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
  4.胸廓及肺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
  5.动脉血压的测定方法,其正常值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六、研讨专题
  (一)肺部异常体征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三)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附件3:
执业药师(中药学类)课程教学大纲

  Z-1-03: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的、合理的使用非处方中成药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在预防中药不良反应中的指导作用;了解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及其与中药现代应用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执业药师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执业能力,提高其医药结合的基本意识和业务素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