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2006-2010年)的通知

  实施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2004年河北、安徽、河南、湖北、广东5省的基础上,2005年新增北京、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和陕西6省(区、市),截止2005年底,11个省(区、市)共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人3746人。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病人,常见的腹泻、恶心、汗多、气短、乏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较大改善,对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项目的实施,受到了广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欢迎,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得到了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探索建立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模式。2006年试点项目又增加了吉林、黑龙江和四川省,目前共有14个省(区、市)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作进展尚不平衡,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工作需要加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专业技术队伍需要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治疗和临床科研观察中病人依从性较差,一些中医药治疗缺乏连续性,也存在治疗不规范等问题。

  二、工作目标与原则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特色和优势,为更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优质、方便、可及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建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技术方案,扩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具体目标
  到2010年底,形成国家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中心、省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基地和高发区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医疗点相结合的三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网络。
  到2007年,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到2010年,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将中医药治疗纳入统一的抗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
  培养一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业骨干队伍,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有相关人员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进一步总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完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完善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特别是新药开发方面取得新成果,提高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能力。
  (三)工作原则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