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一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
  --实现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新突破。明显提高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能力,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
  --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新突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5%,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效半小时以上,准确率达70%,台风、暴雨等短期预报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10%。
  --实现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新突破。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提出气候变化对敏感区域和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价和适应对策,提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科学支撑。
  --实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新突破。全国人工增雨年均达到500亿吨,防雹面积达到45万平方公里,完成全国5公里分辨率的风资源评估,显著提高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实现气象服务的新突破。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在现有基础上减少25%,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海洋、交通、航空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第三章 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完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第一节 健全综合观测体系


  按照集约化和一站多能的原则,在提高观测质量基础上,逐步建立天基、空基、地基相结合,自动化遥感、遥测一体化,现代化、立体化综合观测体系,实现高时空分辨率、全方位和高精度观测。
  推进静止、极轨气象卫星和降水测量雷达卫星工程建设,实现高、低轨道卫星相结合的星座和多遥感仪器观测,建立全球、全天候、多光谱天基综合观测系统和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由气球、飞机、火箭合理配置的空基遥感遥测系统,全面提高高空探测精度,适时调整敏感区观测密度、频次和内容,推进综合飞机探测体系建设,开展火箭探测业务,建立我国标准大气廓线。加快天气雷达、加密自动站、风廓线仪、闪电监测、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PS/MET)的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农村和重点林区、重点江河流域和水旱灾害频发区、高速公路以及海域气象监测站网的建设。加强重点区域中小尺度气象观测系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再加密布设部分新一代天气雷达。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建设。
  大力加强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调整站网布局,建设260个左右国家气候观象台,2400个左右国家气象观测站,3万个左右区域气象观测站,逐步构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以下简称“三站四网”)。

第二节 完善预报预测体系


  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构建无缝隙、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
  重点发展和完善我国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气候系统模式和相应的业务系统,建立和完善中尺度天气模式、区域气候模式和各类专业模式体系。加强资料同化技术研究,卫星、雷达、风廓线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资料在数值预报同化资料中所占比例达到85%以上。发展和建立集合预报系统。完善数值模式产品的检验评估及其解释应用系统。
  完善精细化预报、短时临近预报和农业气象、城市气象、水文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加强气象灾害预报能力,建立灾害性天气和农林业病虫害、地质灾害、沙尘暴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和有毒有害气体及核泄漏扩散、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体系。建立滚动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提高气候变化预估水平,加强气候应用服务能力建设。

第三节 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