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日渐突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已具备了“走出去”的优势。一是我国饲料工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饲料工业生产体系。二是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优势,氯化胆碱、饲料级维生素A、C、D、E、K及B组维生素全部实现国产化,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A、E、C等饲料级维生素已占国际市场30-50%的份额,竞争力较强。三是我国的饲料机械生产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饲料加工设备出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实行“交钥匙”工程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深受东南亚地区的欢迎。四是一批饲料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投资兴办饲料企业,具备了在海外投资办企业的经验。
2.不利因素
(1)部分饲料原料仍有较大缺口。随着市场对畜产品需求的日趋旺盛,以及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对饲料粮和优质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部分饲料原料出现较大缺口。一是蛋白质饲料将长期短缺。我国重要的动物蛋白饲料--鱼粉一直依靠进口,约70%需要进口;饲用大豆明显不足,每年用于豆粕生产的大豆近70%需要进口;50%以上的氨基酸依靠进口。二是我国用量最大的能量饲料--玉米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优质高产的专用饲料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少,无法满足饲料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部分饲料添加剂的国内供应量严重不足,存在品种单一,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在质量和数量上距饲料工业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2)饲料企业整体素质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有差距。饲料企业数量多,但多数规模小。饲料企业散、乱、无序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获得质量认证的比例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比例小;科技开发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低,竞争上处于劣势。我国饲料企业发展现状与“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饲料质量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虽然“十五”期间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状况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少数饲料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不遵守休药期和配伍禁忌等规定,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源性饲料等。二是饲料检测手段落后,尤其是快速检测技术,不适应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开展饲料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三是饲料工业标准体系不健全,饲料和动物组织中违禁药品检测方法标准滞后,影响了饲料质量监督执法工作。四是饲料监管经费严重不足,检测覆盖面小、监管手段落后等都制约着饲料工业的发展。由于饲料安全问题使我国畜禽产品国际竞争力削弱,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一是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二是饲料工业标准化水平较低,国际标准采用率低,饲料产品出口更容易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制约,而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反技术壁垒机制。三是科技投入不足,饲料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较大,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缺乏,基础数据不完善。四是饲料监测体系与安全预警体系不完善。五是饲料行业自律有待提高,市场体系不健全,恶性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