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拖拉机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农业部颁布了有关农业机械化管理的5个部长令、42个行业标准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台或修订完善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有关配套规章。从中央到地方,一个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新时期。
--国家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有了新突破。中央出台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补贴,并逐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和范围,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构建了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机制。
--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十五”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预期目标提前实现,2005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8亿千瓦,比“九五”期末增长了31%。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高性能、新型农业机械发展迅速。依靠科技进步,农机工业优势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产品集中度提高,种类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农机产品产销两旺,进出口增加,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装备生产大国。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比“九五”期末提高了3.6个百分点,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40%;小麦机收水平达到76%,基本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收水平达到34%,比“九五”期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机插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玉米、大豆、棉花、甘蔗、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及牧草生产机械化取得了新进展;保护性耕作面积持续扩大。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广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加大了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的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水稻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日臻成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配套机具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性能稳定可靠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