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指导思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创造卫生环境、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卫生行为、有效预防控制疾病为总体目标,全面开创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7. 基本原则。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以人为本、全民动手,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完善机制、长效管理,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工作原则,认真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8.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做好农村爱国卫生规划。各级爱卫会要按照全国爱卫办的统一部署,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以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农村改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在全面掌握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切实做好农村爱国卫生规划工作。
9. 加快农村改水进程,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农村改水要加强部门间合作,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减少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十一五”期间提高10个百分点。各级爱卫会要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监测经费,加强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在全国所有省份约25%的县市设立监测点,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卫生安全评价,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和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0. 加快农村改厕进度。改厕是农村移风易俗、防控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广大农民的一次行为革命。各地要以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为契机,积极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和地方改厕经费,做好健康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专业施工队伍,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实施,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到201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65%,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35%。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改厕适宜技术的研究及推广,鼓励新型厕具和改厕模式的创新。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政府指导下加快改厕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