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计算机设备最低配备数是指:高完中至少必须有微机25台以上(含25台);初中至少必须有微机20台以上(含20台);小学至少必须有微机15台以上(含15台)。
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充分管好用好现有机型的基础上逐步更新机型,力争提前到达和超过上述总体目标,并开展有关计算机区域联网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方面的实验与研究。
——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高中的计算机教育。所有达到硬件配备标准的普通高中必须开设计算机必修课,开设计算机必修课的学校约占全国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总数的60%,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等活动;所有的高完中都要开展不同程度的计算机知识教育。
——发展初中计算机教育。所有达到硬件配备标准的初级中学必须开设计算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约占全国初中学校数的16%,城市和县(市)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约占全国城市和县(市)初中学校数的42%,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等活动;未达标的学校以选修课、课外活动或讲座等形式进行计算机教育。
——发展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所有达到硬件配备标准的小学应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全面推动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5、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完成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体系。
6、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参与,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发展。
——在事业发展上,要坚持分地区、分层次的分类协调发展;坚持计算机教育环境、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辅助管理、计算机教育理论研究、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宏观决策上,一方面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要解放思想,高瞻远瞩,站在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高度来认识和筹划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率先达到和超过发展目标,积极支持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力求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好的教育效益。
三、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7、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在中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实践证明:实施计算机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育与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主体化、多元化和社会化。这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各类人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认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切实加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