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
宏观引导促进电解铝行业有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计委、经贸委、副省级省会城市计委、经贸委(经委):
“九五”以来,我国电解铝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产量持续增长,年均递增率达到16%。到2002年底,全国形成电解铝产能510万吨,当年实际产量435万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解铝生产国。但是,我国电解铝工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刺激和拉动下,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的要求,盲目大规模新建电解铝生产能力,电解铝工业出现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的现象。
199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关于淘汰环保不能达标的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艺及装备、制止自焙槽电解铝项目建设等防止电解铝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业政策。为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我国电解铝工业的有序发展,避免重复建设,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势头的意见》(国办发[2002]29号)。根据29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一些省区市清理、整顿了一批违规建设的电解铝项目。但从最近情况看,有些地方和企业仍在继续违规审批和擅自建设新的电解铝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工在建和近期拟建的电解铝生产能力有260万吨,加上已有的生产能力,从总量上看,完全可以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铝市场的需求。另外,有些地方和企业正在加紧筹建一批包括50万吨级以上规模在内的电解铝项目前期工作。因此,国内电解铝投资热度不减,重复建设的态势还在扩大。
电解铝工业是资金、能源密集型原材料产业。目前世界电解铝生产供需基本平衡。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近年来,跨国铝业公司积极推进技术进步,降低产品成本,公司间进行资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我国加入WTO后,铝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铝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我国铝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但从近期电解铝无序盲目发展的情况看,具有十分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如果让这种盲目发展的势头继续下去,势必造成以下不良后果。
一、加剧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电解铝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为引导电解铝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布了“十五”铝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电解铝产能盲目无序的扩张,扭曲了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严重制约产业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