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中心主要抓了“三地”建设:
1.城乡并举,建立劳动力资源基地。一是在城市同国有企业、民办学校、职业中学挂钩,建立城镇劳动力资源基地。针对企业富余人员不断增加、民办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他们主动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各民办、职业学校挂钩,把他们作为中心劳动力资源供应基地,了解求职者的意向,并将其学历、特长、求职要求输入资源库。二是在农村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基地。他们把市委确定的扶贫点作为劳务输出基地,不断地向扶贫办传递职业介绍服务,特别是劳务输出信息,用组织劳务输出的办法帮助当地脱贫致富,把职业介绍与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结合起来。
2.发展中介“连锁店”,拓展劳动力资源“领地”。几年来,他们以发展“连锁店”的形式扩大市场覆盖面。在南昌四县五区、开发区和部分边远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中心分部,与县、区职业介绍所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帮助和促进了当地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又使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劳动力市场接轨。
3.发挥劳动部门群体优势,抢占劳动力资源“高地”。为了把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变成一块吸引劳动力资源的磁铁,以南昌市为圆心,他们把周边21个市、县、区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都联结在中心的周围。属南昌市行政区域内的,为紧密型,之外为松散型,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大网络。同时,为了维护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的荣誉,他们不护短,勇于亮“家丑”,每年都要联合有关部门查处假招聘事件,并主动到新闻单位曝光,赔偿求职者的损失,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增强了中心的吸引力。
三、抓优质服务,提高职业介绍服务效率。
为了将服务意识贯穿于职业介绍工作的全过程,中心着重抓了“三个转变”:
1.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1995年2月,中心率先在江西省组织了第一辆“就业服务大逢车”,深入企业进行流动服务。第一站到南飞时,仅一天时间,就介绍成功260多人,办理求职登记900多人。《人民日报》曾以“南昌开出就业服务大逢车”为题做了报道。1995年,他们共进行了6次“就业服务大逢车”活动,效果显著。
2.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往职业介绍机构的一般工作程序是“你报名,我收费,你招人,我受理”,中心将这种被动的服务方式尽可能地转变为主动服务。几年来,他们坚持一年一次的南下慰问,征询用人单位的意见,实行跟踪服务。对远道来南昌招聘的用人单位工作人员,也提供周到的服务。同时,主动为求职者排忧解难,在洽谈厅添制了身高体重仪和灯光视力表,设立了职业素质和能力测试窗口,指导求职者择业,也为单位用人提供参考。
3.变常规服务为常年服务。为方便求职者,中心改革了内部作息时间,每天10小时向群众开放,并坚持节假日、星期天、午间照常上班,用轮休的办法做到人歇门不关,工作照常进行。晚上,求职者也能在中心门前阅看到职业介绍信息。
四、抓机制转换,加强职业介绍工作管理。
中心认为,发展职业介绍,要不断地转换内部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只有建立精干高效、灵活快捷的运动机制,才能“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形成向心力、提高战斗力”。他们围绕“四种机制”进行了尝试:
1.建立能者留、庸者退的用人淘汰机制。在人员配备上,坚持以聘用人员为主,固定人员为辅,全中心30个工作人员,属劳动局在职在编国家干部仅4人,其他都是聘用的企业劳资干部、社会失业青年及退休人员。在员工管理上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造就一个竞争环境,促使工作人员把压力变动力,增强责任心。
2.引入奖勤罚懒的经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了目标考评责任制,将上级劳动部门下达给中心的任务分解到每个科室,各科室又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落实到人,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并将个人劳动报酬与科室完成任务挂钩,与个人劳动成果挂钩,与考勤挂钩。
3.营造奋发向上的激励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培养员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作风。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的文明风气。
4.健全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把三十项公开办事制度写在墙上,登在《职业介绍周报》上;三是实行挂牌上岗;四是设立了群众意见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确立职业介绍发展战略开展全方位服务
烟台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参与中瑞国际技术合作项目过程中,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借鉴瑞方成功经验,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职业介绍服务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和机构建设,推行全方位服务、立体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