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强信息发布力度,实行“两个结合”。一是“场内场外结合”。为使大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确实成为信息集散中心。在原来大屏幕发布信息的基础上,新购置5台大型显示器,发布除近期招聘外的资源、培训信息。另外,与新闻机构、广告公司建立协作关系,建立“三栏”、一屏、一台、一体的发布渠道,即在大连《广播电视报》、《劳动力市场信息》、有线电视台设立用人信息专栏;租用北方广告公司设立于天百大楼的屏幕;在“168”电话信息台建立查询专户;租用设置于各大商场、繁华地带的“多媒体”。二是“土洋结合”。在充分利用屏幕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在市场信息服务区设置信息看板,自制4个转动式的看台,将各类信息装订成册,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查询。
四、提高服务质量。
大连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之所以能保持强劲的市场态势和吸引力、凝聚力,关键在于狠抓服务质量。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意识强。在“您的需求,就是我的职责”这一精神的规范下,他们的一切行为以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需求为原则。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在双休日组织招聘,中心工作人员就放弃休息,积极协助;还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尽量扩大市场使用面积,中心就腾出办公场所满足其需要。二是服务质量高。根据信息反馈,职业介绍工作人员无偿为在市场上设摊却招聘不足的用人单位推荐求职者,进入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登记用人的单位都能如愿以偿。现在大连市新建单位较大规模的招聘活动,基本上都在市场进行。自行发布广告组织招收的单位越来越少。三是服务态度好。据他们的抽样调查,对劳动力市场服务态度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调查人数的98%。
内引外联 广结服务网络以信息促进职业介绍发展
南昌市职业介绍所成立于1989年10月,1994年更名为南昌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与市境外就业介绍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中心有工作人员30名,内设四科一室:一科负责职业介绍工作,包括求职登记、应聘报名、企业招聘、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劳务输出和“一条龙”服务;二科负责国有、集体企业临时人员的劳务结算、外来人员就业证的发证;三科是中心第一部分,工作职责与一科相同;四科负责信息的采集、整理、打印、发布和对外宣传;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财务和对外接待工作。
一、抓用人信息,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中心把抓用人信息,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当作培育市场、牵动自身发展的大事来抓,具体抓了用人信息“四张网”的建设:
1.走出去,请进来,同沿海地区建立省外用人信息合作网。每年春节前组织人员到沿海地区慰问打工人员,走访用人单位和劳动部门。现与广东、福建20多个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心先后聘请了沿海地区50多位劳动部门的同行为兼职信息员,并利用各种机会与经济发达地区劳动部门交流经验,谋求合作。同时,根据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大众传播媒体刊登的招聘广告和企业法人登记公告,按所提供的地址,每两周寄去500多封宣传资料,推销自己,吸引沿海地区的用人信息。中心还订阅了大量沿海地区的报纸,配有专人负责搜寻、摘录用人信息。目前,每年有2000余名求职者靠这种方法,走上了省外就业岗位。
2.网络会员,同本市企业建立职业介绍协作网。在抓好省外用人信息的同时,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市用人单位。为鼓励吸引本市用人单位主动前来中心招聘人员,建立了“南昌市职业介绍信息协作网”,邀请本市的用人单位加入协作网,对入网的单位实行会员制,颁发“优惠卡”,凭卡享受包括免带资质证件、降低信息发布费、优先刊播信息等8项优惠,并做到一次签订协议,全年提供服务。
3.同新闻单位广告部门建立用人信息“关系网”。中心通过座谈、联谊会的方式,加强与省、市主要新闻单位广告部门的联系。用人单位在省、市主要新闻单位刊播招聘广告,都要先到劳动或人事部门审批。凡是经中心审批同意发布的招聘信息,都要冠以中心的名称,与用人单位共同发布。
4.扩大宣传,建立用人信息“传递网”。为了让信息迅速进入市场,进入中心,在广泛捕捉信息的基础上,他们连续四年每年投入15万元,建立了用人信息“传递网”。主要表现在三个阵地:一是新闻舆论阵地。与《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经济晚报》、省教育电视台、南昌电台、南昌电信局等单位合作,开辟了“七彩路”、“劳务彩虹”、“一周招聘信息”、“空中劳务市场”、“168求职热线”等栏目和专线,定期刊登、播送中心最新招聘信息提要;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阵地。中心在10多家偏远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设立了职业介绍信息橱窗;三是自身宣传阵地。主要采取3种形式,创办《职业介绍周报》(原名《劳动广场》),在交流大厅内装置25英寸彩电,不停地滚动发布招聘信息,以及在门前设置三个职业介绍信息橱窗,登载招聘信息。
二、抓劳动力资源,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