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见注)人民政府达标工作,确保实现国务院规定的目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双达标”的工作目标
(一)2000年12月31日前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相应的排放标准;
(二)2000年12月31日前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实现城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三)“三河”、“三湖”的达标工作按流域规划要求进行。
二、“双达标”的工作要求
(一)认真做好基础工作
1、做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各地应严格按技术要求和时间进度完成污染源的申报登记工作,并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验收。同时,建立污染源变更申报管理体系,随时掌握排污变化情况。
省级环保部门应根据排污申报登记的结果,筛选重点排污单位,按主要污染物指标开列清单,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加强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各地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统一要求,规范排污单位的排污口,保证监测条件,明确执行的排放标准类别和级别。
3、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保部门应按标准科学、合理地划分城市的水和大气功能区,报城市政府批准实施。功能区划分方案和批复文件以及功能区现状评价报告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作为2000年考核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的依据。
(二)编制“双达标”工作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应按照“双达标”工作方案的编写要求(见附录一),组织编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达标措施,提出分年度、分阶段的工作要求。方案由省级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保部门要在完成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编制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的工作方案(要求见附录一),确定改善环境质量的具体项目,落实项目的责任单位和资金来源。工作方案由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三)认真作好“双达标”的实施工作
1、突出重点。各地应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抓好重点污染企业、行业和区域的达标工作,优先安排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治理难度大的项目。对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要定期检查督促;对其他排污单位的达标排放要予以抽查;对不能按期达标或治理无望的排污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予以处理。
2、明确责任。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应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排污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和采用合适的技术;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监督排污单位的达标情况,及时通报情况;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是城市政府的职责,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定量考核制度的作用,实现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
(四)考核验收
本着达标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达标验收工作实行分级负责,把好考核验收关。
三、“双达标”的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全国“双达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双达标”工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配备相应的人员。将“双达标”工作全面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和职责;把“双达标”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双达标”工作作为为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二)环境管理制度保证措施
1、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一切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和“三同时”审批制度,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现有污染源不能达标排放的单位,不得扩大生产规模。
环境质量已经超出城市环境功能区要求的地区,不得建设导致城市环境功能区恶化的项目。
2、强化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地方各级政府要分期分批、依法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在下达限期治理任务时,要同时明确治理内容、考核项目及标准。
根据《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经贸委等三部委《
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污染环境(大气)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的通知》,淘汰和取缔污染严重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