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4) 首位为“1”的号码安排
------------------------------------
| | |
|号 码 | 名 称 |
| | |
|-------|--------------------------|
|101~102| 备用 |
|-------|--------------------------|
| 103 | 国际半自动挂号及国内国际话务员互拨 |
|-------|--------------------------|
|104~105| 备用 |
|-------|--------------------------|
| 106 | 国际半自动查询 |
|-------|--------------------------|
| 107 | 国际半自动班长台 |
|-------|--------------------------|
| 108 | 直拨受话付费和直拨话务员受话付费号码 |
|-------|--------------------------|
| 109 | 备用 |
|-------|--------------------------|
| 100 | 国际长途全自动话费查询 |
------------------------------------
注1:128号码用于郊区人工长途查询或省内联网无线人工寻呼。
凡是继续保留郊区(农话)人工长途查询时,该号码不能用于省内联网无线人工寻呼。
注2:B为被叫用户号码;
B′为要转移到的临时去处的电话号码;
K=1表示限制全部呼出;
K=2表示限制国际和国内长途全自动呼出;
K=3表示限制国际长途全自动呼出;
SSSS为密码。
注3:现分配给数据业务的161,162,163,164四层号码,及无线寻呼
业务的12X各层号码,在今后进一步发展新业务时,原则上应在现规定的号码中,由三位改为四位,打开使用。
6.长途编号
6.1 长途区号分配原则
6.1.1 长途区号分配应给电话网路发展提供足够的长途区号资源,不仅应考虑目前网路发展的需要,而且应适应今后网路发展的需要。
6.1.2 长途区号分配应适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及本地电话容量发展不平衡,网上装备及技术条件不平衡的状况。
6.1.3 长途区号分配应避免因长途区号调整使网路有较大的变动,以有利于网路平稳过渡为原则。
6.1.4 长途区号应便于用户记忆和使用。
6.1.5 长途区号分配应给网上各种业务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号码资源。
6.1.6 长途区号分配应使用有限的号码资源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
6.1.7 为配合网上七号信令、综合业务数字网等新技术的实施,使全国有效号码位长逐步向等位编号过渡。
6.1.8 长途区号分配应满足国际来话识别的要求。
6.2 长途区号结构
采用二位,三位,四位三种位长的长途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