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企业管理也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问题。一是有些企业基础管理滑坡,致使部分产品质量问题严重,损害了行业信誉。二是部分企业的管理还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机械工业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问题尤为突出,强化和革新企业管理越来越成为全行业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使企业必须自觉主动地提高管理水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经决定,在今后几年时间内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使企业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谁具有这种自觉,谁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否则,只有被动、失败。
(二)加强企业管理是直接关系到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性问题。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地位的形成、巩固和作用的发挥,不仅仅取决于机械工业经济增长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九五”时期提高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就要求管理和技术两个车轮必须同步运转。科学的管理紧密地与集约型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在集约型经济增长中,管理更能创造出全新的生产力,对提高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管理与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管理的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管理的社会属性,则要求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严明的纪律性,高度的一致性和团队精神。对于社会主义企业,更要求其生产经营活动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切实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世界范围正在兴起的“用户、员工双满意”原则,得到实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四)管理进步是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实现机械、汽车工业振兴目标的现实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代替管理,而是带动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新的经济体制没有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就不可能建立和正常运行。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离开管理进步,单纯依靠技术进步来振兴机械、汽车工业是不可能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备的快速反应机制必须在管理和技术双进步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提高企业应变能力是管理进步的重要标志,管理进步是振兴机械、汽车工业的基本保障。
全国机械工业各级管理部门、所有企业,都要在“九五”期间把加强与革新企业管理摆在重要地位,继续贯彻落实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和部署,保障机械、汽车工业振兴任务的实现。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九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面向市场、改管结合、科学严格、求实创新”。
企业管理面向市场,必须把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把满足用户要求作为抉择企业管理系统模式的基本准则。
企业管理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保障。企业的改制、改组只有同时得到管理科学的保障才会巩固和取得成效。企业的技术改造也只有同时配以适当的、科学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企业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更加需要严格的遵守和执行,才能使企业管理工作真正达到科学化的水平。企业管理只有结合自己的条件和需要才能取得实效,只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
(二)总目标
“九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管理要保障打好振兴机械、汽车工业的“产品质量翻身战役”、“组织结构优化战役”和“开发能力提高战役”三大战役,实现振兴机械、汽车工业的第一阶段目标。到2000年,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
(三)具体目标要求
“九五”期间要围绕“三大战役”这一目标加强企业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尽快地提高企业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水平。
1.管理基础较差的企业要在两年之内建立、健全和恢复管理的基础工作,并要达到“工艺突破口”的五条标志和优化现场管理的六项基本要求,到“九五”末基本上扭转管理落后与被动的局面,企业管理要基本达到能够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水平,综合经济指标争取比“八五”期间有所提高。
2.管理有一定基础的企业,要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上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系统。到“九五”末其管理水平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之列,综合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