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工作:一是加强法制教育,使每个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认识到,安全生产法规是施工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是施工中人人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二是搞好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别对经理、项目经理、施工员、工长/,要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学习国家和行业现行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使他们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规定,并在组织施工时认真贯彻执行;二是对操作工人特别是一线施工生产工人,要进行遵章守纪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既熟悉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措施,又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中服从指挥,按照规范的要求作业;四是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工人在施工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
四、切实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区要按照全国工程建设控制重大伤亡事故电话会议的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人员,监督检查施工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程、规范和标准标准在当地所有施工现场上的贯彻落实。各地区每年至少要组织1~2次安全检查,包括普查、专项检查和季节性检查。检查要注重实效,对查出的隐患要区分类别,制定整改的方案和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各企业必须确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年度目标及管理办法、措施,并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条件,制定年检、月检、旬检及日常检查的制度。各施工现场都须设立专职安全员,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五、推广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积极推广使用经建设部推荐的优秀安全产品和防护技术。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漏电保护开关、脚手架扣件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施工安全监督站,每年要对本地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严禁使用劣质产品或淘汰失效产品,以保证防护用品的安全使用。
在施工现场鉴定安全防护用品的优劣时,除查看产品合格证外,还可采用下列简易办法进行检测:
1.安全网:①非丙纶材料制作;②重量在6~15公斤之间。
2.密目式安全网:①在每100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不少于2000目(即2000个洞眼);②做耐贯穿试验(即用5公斤重的钢管,从距网中心3米高处垂直自由落下,砸到与地面成30度角的网面上)不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