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坚持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技术标准,强化政策引导,推进接续替代产业跨越式发展,显著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煤矿机械、铁路装备、重型机械、重型汽车、不锈钢和铝镁深加工等山西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发挥后发优势,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类新材料、高成长性新材料和高精尖新材料产业,创造条件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10年努力,使接续替代产业成长为支柱性主导产业,主要工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努力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年提高到40%以上、10年提高到50%左右。充分发挥山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等的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好晋商大院、关公故里、佛教圣地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依托丰富的物流资源,完善城乡现代物流体系,支持发展煤炭、冶金、化工等基础能源原材料专业物流,推进综合物流枢纽和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把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成为立足山西、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现代化的交易中心。着力促进科技信息、会展商务、节能减排等生产性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健康服务、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6.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推广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用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对各类园区进行再规划、再改造。加快推进朔州市开展国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带动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在切实加强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建立工业废弃物、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推动重大项目相对集中布局。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加大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各类园区承载力和发展水平。启动建设太(原)榆(次)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支持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
(二)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为主要抓手,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快生态治理修复。以汾河流域和大同矿区生态修复为龙头,对全省11条重点河流和国家规划的18个重点矿区的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全面推进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推进尾矿库安全治理与闭库。加大煤田灭火力度,保护资源,防止对生态环境新的破坏。开展生态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