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风险管理文化;
--法律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方法、工具等。
6.2 法律风险管理方针
法律风险管理方针应明确下列事项:
--法律风险管理理念;
--最高管理者对法律风险管理的承诺;
--法律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的法律风险偏好;
--法律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及其它风险管理目标的关系;
--法律风险管理目标的层次分解和细化;
--持续改进的承诺。
6.3 法律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
企业可以根据现有的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职能设置原则,明确法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和内容。需明确:
--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如外部法律顾问、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法律部门/法律岗位等的构成关系;
--内外部法律风险管理资源的分工和合作方式;
--明确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实施和维护人员的职责;
--明确执行法律风险应对措施、维护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和报告相关风险信息人员的职责;
--明确全体员工在其本职工作中有关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
--建立批准、授权制度;
--建立考核方法、奖惩制度。
6.4 法律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
企业应当根据法律风险管理的目标,建立完善适当的配套制度和行为规范,建立法律风险管理的工作程序,同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将法律风险纳入到流程控制中,确保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切实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法律风险管理在企业内部的统一理解和执行。具体要考虑:
--本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法律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的制定要考虑企业现有的制度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的制度,确保一致性,提高效率;
--形成对制度规范的定期更新和修订,确保其时效性;
--应当具体分析可纳入流程管理的法律风险,其相关管理措施与其他风险控制点的嵌套关系。
6.5 法律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
企业需根据法律风险管理计划,制定可行的方法,为法律风险管理分配适当的资源。具体要考虑下列各项:
--法律风险管理相关人员的技术、经验和能力要求;
--法律风险管理过程每一阶段所需要的人力、资金及其他资源;
--法律风险管理目标、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收益水平。
--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管理需求,可引入信息和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沟通和管理的效率。
6.6 法律风险管理的沟通和报告机制
企业要建立内部沟通和报告机制,以保证:
--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其调整得到适当的沟通;
--在企业内部充分报告法律风险应对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
--在适当的层次和时间提供法律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
--建立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协商的程序。
企业需建立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机制。这种机制应当保证:
--企业的对外报告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治理要求;
--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外部利益相关者中建立对组织的信心;
--在发生突发事件、危机和紧急状况时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为企业提供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报告和反馈。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的沟通和报告机制要考虑与其他风险信息报送的衔接关系,以保证相关部门信息的互动沟通,有助于对风险信息的组合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6.7 法律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应当注重法律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养,从而促进法律风险管理的贯彻实施,保障法律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应考虑:
--树立法律风险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责任的理念,需在不同层次上履行防范法律风险的职责;
--法律风险管理专业机构应当制定系统化的法律风险管理培训计划,包括一般的普法宣传和专项的法律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知法、守法和用法水平;
--加强法律风险管理机构专业人员的法律实务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提升对企业业务管理的深入理解和支撑服务能力,主动积极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提供法律支持;
--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对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方法和流程的培训,以便于企业各层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