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开展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又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和布局,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利用节约出来的一部分农村建设 用地,依法依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通 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并按有关规定将农村建设用 地整治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县域内调剂使用,获得的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指标收益返还农村,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 筹发展。2006年以来,通过增减挂钩,实际复垦还耕面积9.9万 公顷(148.1万亩),实际建新占用耕地面积7.6万公顷(113.7 万亩),确保了耕地面积有增加,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布局更 合理。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和农村发展。土地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规模化、 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十一 五”期间,通过土地整治,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700余元,仅农 民参加土地整治工程一项的劳务所得全国就合计超过了 150亿元。 通过村庄整治,改善了农村散、乱、差的面貌,农民居住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整治措施,控制了土地沙化、盐碱化,减轻了水土 流失,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改善了 矿山生态环境,“十一五”时期,全国复垦了 15%的工矿废弃地。 通过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关停粘土砖企业,并加强土地复 垦,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推进农民住宅向镇区和中心 村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减少了生 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增强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能力,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保护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土地整治持续发展的基 础。探索完善土地整治组织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国土搭台、 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土 地整治规范和标准建设,先后颁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 准》等技术规范;部署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并依托土 地利用“一张图”工程建立了土地整治监管平台,全面加强耕地数 量、质量、权属管理和动态监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 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加强了队伍建设,截至2010年,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县级以上土地整治机构 2060个。土地整治工作基本形成了规划体系比较完善、资金使用 比较规范、科技支撑有力、全面全程监管的工作格局,为持续深 入推进土地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问题始终是现 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和改 进土地管理,对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我 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 代化同步加快推进,用地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保护和节约 用地任务更加艰巨。在新形势下,必须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 地放到国家发展改革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刻把握工业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推进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新要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提出了更 高要求。201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0.1公顷(1.37亩),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受生态环境制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匮乏,补充耕地能力 有限。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全国现有耕地中,田坎、沟渠、田 间道路占了 1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只占 45% ,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不成体系。根据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 ,高等地占30% ,中、低等地 占67.3%。此外,一些地区土壤污染严重,主要城市周边、部分交通主干道以及江河沿岸耕地的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目 前,我国耕地的基础条件与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现代农 业生产体系的要求存在差距。
  --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对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更高 要求。农村居民点散、乱、空现象比较普遍,土地浪费严重,实 心粘土砖大量使用,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1847.6万公顷(2.77亿 亩),农村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为259平方米,超过现行人均150 平方米的高限。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摊大饼”式蔓延扩张,低效和 闲置问题仍然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建 设用地供需矛盾。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我国地形气候条件复杂,土地资源利用限制条件多,集中连片分 布的耕地后备资源445.5万公顷(6683万亩),主要集中在生态环 境脆弱的西部地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土地需 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日益加剧。我国土地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全国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达13500万 公顷(20.2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达35600万公顷(53.4亿亩)。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气候极端异常影 响,局地地质灾害呈易发高发态势,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 损毀土地约746.7万公顷(1.12亿亩),待复垦土地面积约442.3 万公顷(6635万亩)。土地资源禀赋条件相对较差,对可持续利 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