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39号――关于发布《201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和《2012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的公告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触媒中氯化汞技术

了一套氮气保护干馏法废触媒回收氯化汞装置,工艺过程全封 闭。该技术将干燥的废触媒置于密闭的可旋转调温的炉中,物 料中的氯化汞变为蒸汽,经气体抽出装置抽出,强力冷却成固 体颗粒进行回收。水、气在系统内循环,氯化汞基本实现全部 回收。

 

(PVC)生产中废汞触媒 回收与再生。

60

金属涂装前处理技 术

该技术作为磷化物和低镀铬钝化剂的替代品,采用“无磷化成” 工艺,利用氟锆酸水解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化学性质稳定 的氧化物,从而获得性能良好的金属皮膜,提高涂料附着力并 延长金属的耐蚀时间。主要工艺路线为:工件一脱脂一水洗一 “无磷化成”一水洗一水洗(纯水)一干燥一喷漆(粉)。

该皮膜剂中铅含量低于10mg/kg、镉含量低于 10mg/kg、汞含量低于10mg/kg、六价铬含量低 于10mg/kg,不含硝酸盐、磷酸盐。

适用于金属板材表面涂 装前处理。

61

稀土硫化物颜料的 制备技术

该技术利用稀土氧化物和硫源(包括气态或固态硫源)高温反 应,制备相应的稀土硫化物颜料。该技术包括固态硫源分解法 和完全固态硫源技术,前者通过分解法得到硫源气体,然后制 备稀土硫化物,后者完全无需气体参与,全程固态反应。

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稀土硫化物颜料中铅含量低 于10mg/kg、镉含量低于10mg/kg、汞含量低于 10mg/kg、六价铬含量低于10mg/kg。

适用于颜料生产行业清 洁生产技术改造。

62

无氰无甲醛酸性镀 铜技术

该工艺可替代高污染、剧毒的氰化镀铜工艺,解决了传统酸性 镀铜工艺化学置换铜层影响结合力的技术难题,并突破了钢铁 管状工件不能镀酸铜的禁区。在酸性(pH 1.0〜3.0)条件下, 可在钢铁、铜、锡基体上直接电镀铜,也可在非金属(塑料) 基体上进行化学镀铜,更适合于替代复合镀层电镀中的铜锡合 金和乳白铬工艺。该技术工艺稳定、操作简便、结合力好、电 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质量可靠、电镀成本低。镀液中不含 氰化物、甲醛及强络合剂等有毒有害成分,生产中无有毒、有 害气体挥发逸散。

沉积速度:0.3〜0.6ym/ min,结合力达到GB 5933和QJ 479-96要求,镀层硬度HV 200-240。 其他技术指标如深镀能力、抗蚀性能、电流效率 等均优于传统的氰化镀铜技术。

适用于在钢铁、铜、锡 等金属基质工件上直接 镀铜。

63

清洁镀金技术

该技术可完全替代传统氰化物镀金工艺,在镀金工艺中用一水 合柠檬酸一钾二(丙二腈合金[I])作为镀金或化学镀金的原料 替代剧毒品氰化亚金钾,采取新型化学结构,镀金液中不含有 氰化物、甲醛及强络合剂等有毒有害成分,生产中无有毒、有 害气体挥发。镀层牢固,镀液稳定,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 生产成本低。

使用新材料镀金后,排放废水的氰化物低于 0. 3mg/L,若再经次氯酸钠破氰,可低于 0.1mg/L。镀件产品符合航天QJ 479-96标准。

适用于化工、镀金工业 的清洁生产。

64

分子键合重金属污

该技术是一种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分子键合稳定剂可以和存在

重金属的浸出削减率高于90%。

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染土壤修复技术

于污染物中的以不稳定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反应,生成多种稳定 的化合物,降低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该技术关键是分子键合 稳定剂和处理对象的原位或异位混合。

 

(污泥)的处理。

65

重金属污染农田的 超富集植物-经济作 物间作修复技术

该技术在砷、铅、镉等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上将超富集植物蜈 蚣草与经济作物(桑树、甘蔗或苎麻)进行间作。间作的超富集 植物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促进甘蔗、桑树和苎麻的生长, 减少其重金属积累,提高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间作的经济 作物可以促进蜈蚣草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修复效率。

收获后,桑树的桑叶用于养蚕、甘蔗用于制生物 汽油、苎麻可直接使用,蜈蚣草放入焚烧炉中焚 烧,焚烧温度控制在600〜800C,焚烧处理量 为60kg/h,在焚烧过程中加入固砷剂,使烟气 达标排放。间作蜈蚣草使甘蔗体内As含量由 0. 99mg/kg下降到0. 65mg/kg;使桑叶As含量由 0.26mg/kg下降到0.22mg/kg;同时,增加蜈蚣 草体内的As含量,由25.5 mg/kg提高到30.9 mg/kg。

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 修复。

八、工业清洁生产技术

66

氧化还原法铬盐清 洁生产技术

该技术通过铬铁矿与钾碱在气液固三相反应器中与空气反应, 使铬以铬酸钾形式得到分离,铬渣用于生产脱硫剂。铬酸钾用 氢气还原生产氧化铬,实现钾碱的循环回用。

铬回收率大于98%;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90%。

适用于生产规模大于1 万吨/年的铬盐生产。

67

色谱法提取柠檬酸 技术

该技术用热水作洗脱剂、以树脂色谱分离技术替代现行的钙盐 法生产柠檬酸,避免了二氧化碳废气、硫酸钙等废渣排放;废 糖水循环发酵,可循环回用200次以上。

柠檬酸收率大于98%,固定相利用率提高2〜5 倍,降低生产成本10%〜15%,产品浓度提高5%〜 15%。

适用于有机酸生产行 业。

68

干法乙炔制备技术

该技术用略多于理论量的水,以雾态喷在电石粉上使之水解, 生产乙炔。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工艺水循环使用。生产密闭进 行,无废气排放。

反应温度气相为90〜93C,固相为100〜110C, 水与电石的比例约为1.2: 1,电石水解率大于 99%,电石渣含水率低,乙炔收率大于98%。无 须沉降和压滤处理,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年产 10万t聚乙烯,节约成本约800万元。

适用于电石法聚氯乙烯 生产行业。

69

蛋白质纤维微悬浮 体染色技术

该技术采用特制的微悬浮体化助剂,使微悬浮体的染料颗粒达 到纳米级,可大大提高对纤维的吸附能力。

提高固色率10%〜30%,缩短染色时间1/3〜 1/2,减少染料用量10%左右。

适用于毛用活性染料、 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及 酸性络合染料对蛋白质 纤维的染色加工。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70

涤纶织物的无助剂 免水洗染色技术

该技术使用微胶囊化分散染料,配合专用的染料萃取器,对传 统的高温高压染色工艺和设备实施改造,缩短了聚酯纤维制品 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用水单耗下降70%,热能消耗降低1/3。

适用于对疏水性纤维 (涤纶、锦纶)及涤/棉 等混纺织物的染色加

工。

71

氧化白液制备技术

该系统的反应器上部为二段填料塔,白液进入二段填料顶部, 通过反应器均匀喷洒在填料层,白液从上向下流动,氧气从氧 化白液连接部分向上流动,二者产生液相反应,生成氧化白液, 代替外购碱,降低碱的成本并更好地控制系统碱平衡。

成本仅为外购碱的50%,白液回收前硫化度为 20%〜30%,氧化白液硫化钠含量低于1.5g/L。

适用于制浆造纸行业氧 化白液的制备。

72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 面环保单体支柱防 锈技术

该技术采用多元素合金沉积法对煤矿采煤工作面用于支护的单 体液压支柱进行防锈处理,代替传统的乳化液防锈。工作介质 采用清水后,防止了乳化液在支柱回收时排入采空区而污染地 下水。

按全年生产120〜150万根计算,采用该技术, 生产成本提高3600〜4500万元,但节约乳化剂 费用1.4〜2.1亿元。

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 作面用于支护的单体液 压支柱的防锈处理。

73

制革行业氨氮减排 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脱灰软化工序中采用无氨脱灰剂和无氨软化剂, 减少该工序废水中95%以上的氨氮;通过在复鞣加脂工序中采用 无氨氮或低氨氮材料,减少该工序废水中90%以上的氨氮;通过 对预浸水和浸灰工序废水进行吹脱处理,减少该工序废水中80% 以上的氨氮。

可以减少制革废水中80%以上的氨氮,使制革综 合废水中氨氮降到50mg/L以下。

适用于制革行业。

74

酸雾低排放电池化 成装置

该技术采用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解液在 系统内不断循环,把化成产生的热量和气体带走,可增大充电 电流,从而化成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产生的酸雾可以在系统内 部处理。该化成工艺在封闭系统内进行,循环酸电解液和产生 的酸雾都保持在系统内而不会逸出到环境中。

排出气体含硫酸量不大于1mg/m3

适用于铅蓄电池生产行 业。

75

铅蓄电池极板制造 清洁生产技术与装

该技术采用一体化铅炉将铅合金熔融后,用连铸连轧技术及设 备制造出连续铅带,然后将连续铅带制备成板栅,经连续涂膏、 干燥、分片码垛制造成极板。

产生的含铅污泥等铅量约为7.2g/kvAh,比传统 重力浇铸工艺减少约37%。

适用于铅蓄电池制造行 业。

76

环保型金属表面成 膜技术研究及推广

该技术在洁净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类似磷化晶体的超薄有机涂 层替代传统的结晶型磷化保护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分子间力

减少五金制造行业磷、锌、铬、硝酸根、亚硝酸、

氨氮和重金属排放。

适用于化工行业。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应用

很强的Si-O-Me共价键(Me=金属),与金属表面和塑粉、油漆 涂层形成很强的附着力。

  

九、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77

阻尼弹簧浮置板轨 道隔振技术

该技术以阻尼弹簧隔振技术为基础,采用大荷载阻尼弹簧隔振 器和浮置板道床工艺技术相结合进行隔振处理。

阻尼弹簧浮置板轨道隔声装置的隔振效果大于 25dB,每个阻尼弹簧隔振器的承载能力为30〜 80kN,隔振系统阻尼比为0.05〜0.08。隔振效 果可达昼间70dB,夜间67dB的要求。采用该技 术的轨道隔振工程费约0.6〜0.75万元/m。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 隔振。

78

阵列式消声技术

该技术采用规格一致的柱状吸声主体和框架支撑结构组成的消 声器,吸声体可以在消声器的宽度和高度方面灵活调整,可有 效提升低频和高频段降噪效果、减小系统阻力损失,还可提高 生产效率,方便运输和贮存。

消声器从传统片式改为阵列式后,阻力系数从 4.1降为2.3,风机耗能显者减少。

适用于地铁隧道通风空 调和大型建筑风道的通 风消声。

十、监测检测技术

79

水体藻类原位荧光 快速监测技术

该技术根据藻类活体激发荧光光谱的特征对淡水藻类进行分 类,通过光谱的拟合实现对绿色藻、蓝色藻和棕色藻浓度的分 类测量,该方法集成了光信号调制技术、荧光信号检测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

藻类测量种类为3种(绿藻、蓝藻、棕藻)、测量 范围为0〜100yg/L、测量灵敏度为0.1yg/L。

适用于环境监测、饮用 水安全监测。

80

气态污染物傅立叶 红外自动/在线监测 技术

该技术利用傅里叶变换监测在红外光谱区具有吸收峰的气态污 染物,通过便携或在线,或者采集样品或开放光路进行监测分 析。

检测污染物10〜20种,监测范围为50〜500m, 动态范围响应为ppb级到ppm级,检测精度优于 5%,响应时间小于3min,分辨率小于4/cm。

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监 测。

8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 气汞(气态)在线监 测技术

烟气经稀释探头采样、高温管线传输,在汞价态转换器中将离 子态的汞转化为元素汞,转换后的采样气进入汞荧光分析仪, 在汞荧光分析仪中通过冷蒸汽原子荧光光谱技术(CVAFS)测定 烟气中元素汞(Hg°)和气态总汞(HgT)的浓度。

监测成份:元素汞(Hg。)、离子汞(Hg2+)、气 态总汞(HgT);测量范围:0.1〜500yg/m3;检 出限:0.1yg/m3量级;响应时间:180〜360s; 伴热管线:温度180°C,PFA,最长100米;样 气接触材料:PTFE、PFA或者惰性不锈钢;工作 温度:-20〜50°C。

适用于燃煤电厂、市政、 医疗废物焚烧炉,各类 金属熔炼炉、水泥厂等 烟气排放现场的元素汞 (Hg0)、离子汞(Hg2+)、 气态总汞(HgT)的在线 监测。

82

在线脱硝监测技术

该技术采用稀释抽取采样分析法,稀释后的样气通过采样管线

测量主要参数包括NO、NO2、NOx、NH3和O2,系

适用于电厂、供热、钢



序号

技术名称

工艺路线

主要技术指标

适用范围

  

正压传送到NOx自动监测仪器或NOX-NH3自动监测仪器测量浓度。

统稀释比为50〜250,零点漂移小于 ±2.5%F.S.,量程漂移小于±2.5%F.S.,响应时 间小于200s,示值误差小于±5%F.S.。

铁、冶金、水泥和化工 等行业氮氧化物的在线 监测。

83

氮氧化物非分散红 外在线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非分散红外检测原理,通过被测气体对红外光谱的 吸收,得出被测气体浓度。

量程50〜2000ppm,重复性±0.5%F.S.,零点漂 移为±1.0%F.S“NH3测量量程为0〜100mg/m3, 零点漂移小于±1% F.S.。

适用于电厂、供热、钢 铁、冶金、水泥和化工 等行业氮氧化物的在线 监测。

84

紫外差分法氮氧化 物在线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紫外差分原理测NOx,利用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原理测NH3。

紫外差分原理测NOx:量程(0〜300〜5000) ppm, 线性误差小于±1%F.S.,响应时间小于2s。半 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原理测NH3:量程(0〜5〜 10) ppm,响应时间小于1s,线性误差小于 ±1%F.S.,重复性误差小于±1%F.S.。

适用于电厂、供热、钢 铁、冶金、水泥和化工 等行业氮氧化物的在线 监测。

85

在线VOC监测技术

该技术运用气相色谱(GD/FID/PID)、气相色谱/质谱(GC/MS) 的原理,实现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连续采样和测量,并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中挥发性 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

⑶2量程0〜1000ppm;零点漂移±0. 1ppm/d, 量程漂移±2.0%F.S./d。CH4量程0〜100ppm或 0〜1000ppm;线性小于 1%。O3线性 ±1. 0%F. S.; 零点漂移小于±1.0%F.S./d。

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 狈J、污染源现场监测、 工况企业过程控制,以 及气象、科研、化工园 区、居住场所气体监测。

86

红外-紫外法在线温 室气体监测技术

该技术利用红外和紫外吸收测量原理,通过被测气体对红外或 紫外光谱的吸收,得到CO2、O3等气体的监测数据。

CO2量程0〜1000ppm,零点漂移±0.1ppm/d,量 程漂移 ±2.0%F.S./d。CH4量程为(0〜100) ppb 或(0〜1000) ppb,线性小于1%。O3线性 ±1.0%F.S.,零点漂移小于±1.0%F.S./d。

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研 究、工业过程控制及各 种科研领域环境大气温 室气体的监控。

87

在线温室气体监测 技术

该技术采用半导体激光气体CO2分析仪测定CO2,气相色谱法CH4、 非CH总烃分析仪测定CH4、非CH总烃。

半导体激光气体CO2分析仪:量程(0〜2000) ppm或0〜100%VOL,响应时间小于1s,线性误 差小于±1%F.S.,重复性误差小于±1%F.S.;气 相色谱法弧、非弧总烃分析仪:检出限甲烷 0. 1ppm、非甲烷总烃50ppb ,可选量程甲烷 0.1〜10ppm或0.1〜1000ppm 、非甲烷总烃 0. 05〜100ppm,分析周期30s,重现性±1%F.S.。

适用于排气管中CO2、 CH4、非CH4总烃分析,大 气中CH4、非CH4总烃分 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