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央财政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支持东北地区相关科技工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产业发展。大豆加工、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等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新建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19家单位为国家地方
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实现转移转化项目570余项。辽宁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引进海外研发团队160个,并购国内外科技型企业66个。吉林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创新型吉林建设科技行动计划,组建人参、镁合金、动漫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辽宁省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的工业产业集群达到55个,其中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产值达760亿元。吉林省通化医药产业集群等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三)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9号)精神。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46.4亿元,农机购置补贴40.88亿元和小型农田水利资金19.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13.6%和51.4%;安排资金69.29亿元,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安排中央投资23.8亿元,支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工程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标准化养殖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切实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2011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达到2155亿斤,比2010年增产209亿斤,占全国粮食新增产量的42.3%。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达1114.1亿斤,跃居全国第一位,实现历史性跨越。
农业科技进步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新品种培育,推动现代种业、食品加工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中央财政安排7.54亿元支持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支持建设6个标准化示范县,建立2个部级质检中心。支持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5亿元,支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央财政安排11.12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万户;安排中央投资16.4亿元,解决451.7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00个。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11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297元、7510元和7590元,同比增长20.1%、20.4%和22.2%,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四)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中央下达东北三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补助资金216.04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6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8.9万套目标任务。哈尔滨、长春、大连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进展顺利。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改造加快推进,中央投资支持集中供热设施项目43个,启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6955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