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决议

  三、依法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法》对增加农业投入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农业投入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积极推进农业投入体制改革,大力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流动,增加和扩大利用外资的数量、范围;完善农业投入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办法,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坚决制止截留、挪用、挤占支农资金等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下大气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法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切实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四、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农业法》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有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当前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如农业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投入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也比较普遍。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供销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尤其要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粮食保护价制度,保证粮食风险基金足额到位。要下大气力组织疏散和抢运粮食,缓解主产区粮食库存和收储压力。要加大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吞吐调节能力,培育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有计划地推进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域性蔬菜批发市场为骨干的“菜篮子”产销体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选准和培育适应市场需要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扶持和发展有市场开拓能力、辐射面广、带动农户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业的良性循环机制。要积极培育各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连接农民与市场的中介机构,大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与协作,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产业化体系。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机构“网破、线断、人散”的问题,稳定科技队伍,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路子。
  五、加快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保障《农业法》的贯彻实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