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八、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九五”期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必须以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维护国家权益。
  (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国家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基本政策不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些具体办法要有所调整和完善。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沿交通干线、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开放步伐,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振兴。
  根据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对外开放,有步骤地开放金融、保险、商业、外贸等服务领域。有计划地发展境外投资,重点是能源、原材料、高技术等领域。积极参与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
  (二)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
  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出口与进口额各为2000亿美元。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发展附加值高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业。按国际标准组织出口商品生产,加强售后服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重。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
  积极参与和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双边和多边贸易,相互促进,实现市场多元化。在巩固提高传统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市场,拓展出口渠道。改革援外方式,鼓励我国优秀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实行合资经营,实行政府优惠贷款等办法,加强“南南合作”,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的发展。
  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继续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进口体制,建立有利于改善进口结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机制,提高出口竞争力,形成出口增长主要依靠质量效益的机制。分步降低关税税率、“九五”期间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调整关税结构,清理税收减免;规范和减少进出口商品管理的非关税措施,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拍卖和规则化分配,积极实行关税配额的试点;加强并发挥进出口商会的协调功能,逐步用行业组织的自律行为替代部分政府行为;逐步实行外贸经营依法登记制,发展贸易、生产、科技、服务相融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促进规模经营;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并完善统一、科学、公开的外贸管理制度和手段。
  (三)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吸引外资主要靠有吸引力的市场,靠优越的投资环境,靠健全的法制和高效的管理。要改善环境,拓宽领域,引导投向,优化结构,增辟融资渠道,加强国内配套,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政策,实行国民待遇。依法管理外商投资企业,保护中外投资者和职工的正当权益。引导外商参与国家鼓励的基本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是: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的建设项目,拥有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能降耗和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的技改项目,能够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出口创汇的项目,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技术的项目。国家通过对外发布信息,加强引导。认真做好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等新投资方式的试点。
  借用国外贷款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偿还能力,做到适度和高效,重点是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和重要原材料等行业中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租出口创汇项目。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借款成本。多利用长期优惠贷款,降低商业性贷款比重,调整债务结构和币种结构。加强和改善对外借款的宏观调控和项目管理,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管理体系。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管理,做到按计划实施,及时产生效益。地方和部门要建立对外偿债基金,保证按时偿还外债。
  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按照社会事业的不同类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实行地方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多渠道筹措社会发展资金,注意搞好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
  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海洋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强土地管理。
  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
  加强测绘工作,搞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地质勘查,贯彻保证基础地质、加强普查、择优详查、对口勘探的方针,努力增加矿产资源储备。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和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防治。
  (二)环境和生态保护
  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要求。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创造条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健全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加强工业污染的控制,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2000年,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3%,废气处理率8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0%。乡镇工业污染处理能力要有大幅度提高。加强城市环境整治。200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绿化覆盖率2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保护国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综合治理和森林植被恢复发展,控制农田污染和水污染。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5%。
  (三)城乡建设
  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加强城乡建设法制化管理。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规模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发展。2000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2%,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70%。
  加快城市住宅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大力建设经济实用的居民住宅。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发展住房金融和保险,培育住房建设、维修、管理服务市场。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地发展一批小城镇,引导少数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小城镇向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
  (四)文化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繁荣文艺创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文化事业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调整和优化文化行业结构,创作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和优秀剧目,培养和造就文艺人才。大力发展各类社会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美术馆、青少年活动基地、图书发行网点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搞好农村文化网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新闻出版工作。积极推广和普及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书刊、音像、演出、娱乐等文化市场的管理。
  把握广播电视的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节目制作能力和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网建设,2000年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90%。扩大广播电视的对外宣传。提高电影质量,改善电影发行机制,加强电影市场管理。
  (五)卫生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改善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卫生状况,2000年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到90%。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强化对传染病的监控和免疫接种。防治职业病,地方病。继续振兴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西医结合。
  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医疗保健制度,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卫生执法。
  进一步加强医药市场管理,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药品质量。
  (六)体育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普遍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落实奥运争光计划,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体育科研、教育、宣传和对外交流的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