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发布第九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的通知

  裁判员签名:        参赛队长签名:

第二部分 综合体能竞赛规则

  一、竞赛目的
  (一)通过综合体能训练不仅能发展救护队员在平时训练中所需要的奔跑、支撑、平衡和钻爬等基本技能,并能提高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为确保竞赛裁判的公平性,竞赛项目设置力求做到便于裁判,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三)使竞赛小队人员能够全部参与训练,充分反应团队整体综合体能实力。
  二、综合体能基本规则
  (一)为体现参赛队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参赛前参赛队员统一着橘黄色新战斗服、穿运动鞋,戴新安全帽、战斗服领口下纽扣必须在参赛前全部扣好。
  (二)每支参赛队6名队员全部参加,自爬绳地点至拉健力器处全程900米 ,分别计个人成绩,然后将每名参赛队员的成绩加在一起即为参赛队的集体成绩。在不违备竞赛规则的前提下,用时最短的队伍取胜。
  (三)全程共有五项组成:通过顺序是:爬绳(高度4.0米)→ 水平梯(12米)→(背呼吸器、戴安全帽)→低巷(30米)→拉检力器50个(结束比赛),每次发出6人一组(6人均为同一支参赛队的人员)。(详见综合体能竞赛项目设置示意图)
  (四)爬绳行程为4.0米,开始爬绳前姿势不限,上爬时,双手握绳,不准夹绳;下放时,姿势不限。
  (五)水平梯长12米、宽1.1米、高2.3米,横杠直径0.03-0.04米,横杠间跨0.5米。可以抓1个或者抓2个杠前行,但第1个杠和最后1个杠必须抓。参赛选手从水平梯掉下后,必须从头开始爬。
  (六)佩带呼吸器拉检力器时,腰带、胸带要扣好,呼吸器软管必须放在胸前(软管可以固定)。
  (七)穿越低巷30 m,规格宽100×高100㎝。顶部应用线织网覆盖绷紧固定,穿越低巷时姿势不限。
  (八)检力器锤重20kg,拉高1.2m,数量50次(上下碰响为1次),检力器发生故障,换备用检力器(连续计时)。
  (九)参赛队员在操作中有一项未能完成,可依次做下一项,未完成项目按缺项处理。非参赛人员不得协助和带跑,否则,该项没有成绩。
  (十)计时:参赛队员听到发令枪声响后开始爬绳,到参赛队员拉完检力器止表。每位选手爬出低巷后均可以抢道跑。
  (十一)发令员使用发令枪发令,发令员发出“各就各位”的口令后,应等所有受测者身体稳定时鸣枪。发令员认为爬绳有人犯规,应鸣哨召回所有受测者重新组织爬绳。受测者累计出现两次犯规,取消受测者的测试资格。
  (十二)上一组竞赛结束后,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所有竞赛器具是否到位完好,下一组竞赛前,发令员视所有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准备到位后,方可发令竞赛。竞赛期间所有联络方式一律用小红旗示意,(裁判员要培训使用旗语)。
  (十三)竞赛完成时间10分钟。
  三、综合体能评分办法
  (一)从裁判员发出开始指令,到参赛队员完成全部项目8分钟之内完成,每超一秒扣0.1分。排名时:扣分为第一依据,时间为第二依据;
  (二)参赛队员没有完成规定项目。每缺1项扣20分;
  (三)参赛队员在爬绳过程中,上爬时用脚、腿、臂等夹绳,每次扣3分,弃权者扣20分;
  (四)参赛队员在拉检力器时,毛巾和安全帽脱落没有及时复位(裁判员提示后,继续拉2次以上),扣2分;
  (五)上衣纽扣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六)呼吸器腰带、胸带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七)呼吸软管没有放在胸前。每发现1次,扣1分;
  (八)从水平梯掉下(两脚触地)每次扣3分,从横杠上掉下来后没有从头开始爬,扣5分;
  (九)竞赛过程中不按照自己线路跑或超越自己跑道扣5分。
  四、竞赛辅助工作要求
  (一)体能竞赛共需要21名裁判员,其中:1名裁判为发令员,2名裁判员为记录员,18名裁判员为计时评判员,每位竞赛选手需要三名裁判员计时,成绩取三名裁判员的中间值。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大会需要准备呼吸器18台(氧气瓶可不充氧气),每组用6台仪器,前一组竞赛结束后,后一组竞赛人员必须将准备好的安全帽及呼吸器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并在爬绳处准备竞赛。裁判员到位后,如果竞赛人员不能各就各位,超过1分钟取消竞赛资格。
  (三)大会需要工作人员6人,其中:两个弯道需要2人(观查是否违规跑步),水平梯需要1人(观查是否违规爬行),检力器维修工1人,呼吸器检查及准备1人。工作人员与裁判员之间一律用旗语联系。
  (四)参赛队员采取抓阄决定跑道及组别。
  五、综合体能400米标准跑道尺寸
  标准跑道全长400米,跑道的弯道是半圆形,而且最内圈的半径是36米,每条跑道宽1.2米,共有8个跑道。
  已知标准跑道全长400米,是指最内圈跑道的长度,而且知道最内圈的半径为36米,所以只需先求出最内圈跑道的两个半圆弯道的周长和,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个弯道的周长和,就得到直道的长。
  400-3.14×36×2≈174米
  一边直道长 174÷2=87 米
  第一跑道弯道长度:C=2丌R=2×3.14×36≈226米÷2≈113 米
  第二跑道弯道长度:C=2丌R=2×3.14×37.2≈226米÷2≈117米
  第三、四、五、六、七、八条跑道弯道长度计算方法同上。
  第一跑道长 87×2+2×3.14×(36+1.2×0) ≈400米
  第二跑道长 87×2+2×3.14×(36+1.2×1) ≈408米
  第三跑道长 87×2+2×3.14×(36+1.2×2) ≈415米
  第四跑道长 87×2+2×3.14×(36+1.2×3) ≈423米
  第五跑道长 87×2+2×3.14×(36+1.2×4) ≈430米
  第六跑道长 87×2+2×3.14×(36+1.2×5) ≈438米
  第七跑道长 87×2+2×3.14×(36+1.2×6) ≈445米
  第八跑道长 87×2+2×3.14×(36+1.2×7) ≈453米
  2.4×2.4+2×3.14×(36+1.2×6) ≈445米
  综合体能竞赛扣分卡
  队名:      队员 :     日期:

序号

竞赛项目

扣分

1

项目弃权,该项不计成绩。

2

没有完成体能竞赛其中一项目,扣20分。

20×_=

3

从水平梯掉下来,每次扣3分。

3×_=

4

从水平梯掉下来后没有从头开始爬,扣5分

5×_=

5

安全帽脱落,没及时复位(提示后,拉2次以上)扣2分。

2×_=

6

项目结束后, 纽扣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1×_=

7

项目结束后,呼吸器腰带和胸带未扣好,每发现1处,扣1分;

1×_=

8

项目结束后,毛巾丢失,扣2分;

2×_=

9

项目结束后,呼吸软管没有放在胸前,每发现1次,扣1分。

1×_=

10

项目结束后,每超过1秒,扣0.1分。

0.1×_=

11

跑赛过程中不按规定线路跑或超越自己跑道扣5分。

5×_=

12

不按规定着装扣3分

3×_=

13

超时间扣分

 

14

总扣分

 

15

最终得分

 


  裁判组长:   裁判员:   计分复核:

  水平梯结构示意图(略)

第三部分 医疗急救规则

  一、总则
  除比赛规定可提供的特殊器材外,每支救护队必须自备参赛所需的急救基本器材。
  CPR(心肺复苏)和腹部(或胸部)冲击法仅在人体模型上操作。
  二、指南和程序
  (一)每支参赛的救护队只允许派一支急救队参加急救比赛。
  (二)急救队由3名队员组成。
  (三)急救队的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
  (四)比赛开始时所有参赛队均需隔离,直至轮到该队上场。
  (五)如果救护队需要额外帮助,如运送或移动伤员,工作人员会提供帮助。
  (六)每一站比赛至少有2名裁判。
  (七)医疗急救比赛设2站比赛。
  1.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与呼吸道异物阻塞;
  2.创伤急救。
  (八)急救队接到急救任务通知书开始计时。
  (九)为了避免出现平局,裁判应准确计时,并记载在计分卡上。判定名次的第一依据是所有赛站的现场计分,第二依据是现场记载的总时间。
  (十)除技术问题之外,不允许裁判与急救队讨论任何比赛问题。
  (十一)急救队在比赛中或在两站比赛之间不许翻阅急救资料。
  (十二)对伤员的处置不能模拟,所有的包扎和夹板必须正确放置。
  (十三)不允许急救队员离开赛场获取比赛所需的材料。
  (十四)不允许粗暴地处置伤员。
  (十五)急救时如需用止血带,不要绑得太紧。
  (十六)在急救中不允许接受假设意识丧失的伤员提供的帮助。
  (十七)第2站比赛时间为15分钟,到时则终止比赛。
  三、申诉
  (一)在比赛中,当裁判对伤员进行检查以后,应向急救队告知其在急救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犯规行为。如对犯规有异议,允许急救队口头向现场裁判或主裁判提出申诉。如申诉得不到解决,在急救队提出书面诉讼申请前,以主裁判做出的决定为准。
  (二)在口头申诉过程中,申诉涉及的夹板/包扎应保持原样,直到申诉得到解决。如果在申诉解决前,急救队对涉及申诉的夹板/包扎自行进行了拆除或改动,则申诉不予受理。
  (三)对裁判判罚如有异议,应在60分钟内提交书面申诉。申诉须表达清楚,阐明对扣分的不同意见。所有的申诉都由申诉委员会裁决,其裁定为最终结果。
  四、扣分
  (一)队员查看后,并经裁判签字后的扣分单,不能再次扣分。除非管理错误或规则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扣分。
  (二)在相同问题上多次出现错误会被重复扣分。例如:在两处单独的伤口上包扎不当(扣两次分),三次打结错误(扣三次分)等等。
  (三)若急救队在比赛中做了比赛未要求的工作,不扣分。除非这些处置对伤员有害或处理不当。
  (四)裁判不得对扣分卡上未列出或批准的规则内未包括的情况扣分。
  急救竞赛裁判扣分卡
  第1站  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呼吸道异物阻塞
  队名:           队号:
  队长:           队员 :
  日期:

 

A.心肺复苏(CPR)

扣分

1

没有检查事故现场以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5×_=

2

没有配备个人防护装备(BSI)的预防措施(手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

 

2×_=

3

没有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及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口述)

2×_

4

没有寻求帮助

1×_=

5

检查动脉搏动的方法不正确

1×_=

a

判断有无动脉搏动不能小于5秒或超过10秒(时间从开始触摸动脉搏动算起)

 

1×_=

6

若无动脉搏动未开始进行胸外按压;若有脉搏未开放气道

5×_=

7

实施胸外按压前手的定位未采用正确方式

1×_=

8

按压时未将两手平行重叠放置(掌根共轴应与胸骨长轴平行)

1×_=

9

未进行首次胸外心脏按压30次,

2×_=

10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错误,

 

a

按压频率未达到100次/分

2×_=

b

按压深度未达到5~6cm

1×_=

c

没有放松按压

1×_=

11

按压时手的位置不正确

1×_=

12

开放气道错误或操作不当

 

 a

没有完全打开气道

2×_=

 b

应该采取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时用了仰头举颏法

2×_=

 c

需要时,没有采取拉起舌头或提拉下颌,用手指交叉技术或用单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1×_=

13

CPR过程中人工吹气不当

 

a

没有在4秒内给予2次吹气

1×_=

b

吹气不足,没有使肺足够膨胀

1×_=

c

再次吹气前,肺体积未能下降

1×_=

14

在125秒内(从按压开始计时)未完成5个周期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个周期)(按压频率≥100次/分)

 

5×_=

a

每30次连续按压超过18秒

1×_=

b

一个按压周期按压次数超过或不足30次

2×_=

c

胸外心脏按压间断(每次)超过7秒

胸外心脏按压间断(每次)超过10秒

1×_=

2×_=

15

完成5个周期CPR后,没有重新检查动脉搏动及呼吸

2×_=

16

若无动脉搏动没有交换急救队员(双人CPR时)

5×_=

a

交换时间超过10秒

1×_=

17

发现无动脉搏动但没有继续进行按压

4×_=

18

发现有动脉搏动,若无呼吸,未进行人工呼吸

4×_=

19

CPR成功后未将伤员置于昏迷体位(伤员头偏向一侧)

1×_=

20

发现特殊情况或行特殊处置时,未用语言表述

1×_=

 

 

 

 

B.人工呼吸与呼吸道异物阻塞

扣分

1

没有检查事故现场以确保在场人员的安全

5×_=

2

没有配备个人防护装备(BSI)的预防措施(手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

 

2×_=

3

没有判断伤员是否有反应及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口述)

2×_

4

没有寻求帮助

1×_=

5

检查动脉搏动的方法不正确

1×_=

a

判断有无动脉搏动不能小于5秒或超过10秒(时间从开始触摸动脉搏动算起)

 

1×_=

6

若无动脉搏动未开始进行胸外按压;若有脉搏未开放气道

5×_=

7

开放气道错误或操作不当

 

 a

没有完全打开气道

2×_=

 b

应该采取下颌前移法(托颌法)时用了仰头举颏法

2×_=

 c

需要时,没有采取拉起舌头或提拉下颌,用手指交叉技术或用单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1×_=

8

开放气道后未检查有无呼吸

2×_=

9

开放气道后若无呼吸未给予初始2次吹气

1×_=

 a

吹气时间未超过1秒且没有在3~4秒内给予2次吹气

1×_=

 b

没有使肺足够膨胀

1×_=

 c

再次吹气前,肺体积未能下降

1×_=

10

人工吹气失败后,没有重新调整头的位置,并再次吹2口气

2×_=

11

需要时,没有使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

2×_=

12

采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时,次数不对(最多5下)或做法不对(偏于一边,手的位置不正确)

 

2×_=

13

需要时,没有再次清理口腔内异物

1×_=

14

气道阻塞物清除后,没有检查伤员有无动脉搏动和呼吸

2×_=

15

发现无动脉搏动没有进行胸外按压

4×_=

16

发现有动脉搏动,若无呼吸,未进行人工呼吸(仍应给予初始2口吹气)

4×_=

17

人工呼吸的频率不正确(应为10~12次/分,不包括初始2口吹气)

2×_=

a

吹气时间未超过1秒

1×_=

b

吹气不足,未能使肺足够膨胀

1×_=

18

单纯人工呼吸1分钟后未重新检查动脉搏动和呼吸

2×_=

19

抢救成功后未将伤员置于昏迷体位(伤员头偏向一侧)

1×_=

20

发现特殊情况或行特殊处置时,未用语言表述

1×_=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