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协同化:制造企业正从“各自为政”向“专业协同”发展,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实现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和重组,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4)服务化:在同质化竞争和供大于求的全球市场环境下,产品加工制造的附加值越来越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向产品研发设计和运营维护等服务生命周期转移。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大趋势。
(5)绿色化: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和循环利用要求,制造企业通过绿色设计与制造,不断降低企业产品生产制造及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6)智能化:随着泛在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嵌入式系统、RFID和传感网络等应用于产品及生产制造过程,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以及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已得到长足发展,规模上已成为全球第二制造大国,许多制造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一批优秀的大型制造企业已走出国门,“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但是,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化、精益化、协同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强的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失衡严重,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制造业大而不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弱,没有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化产业链条;三是制造业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绿色低碳发展压力大。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全球竞争、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急需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1、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形成了制造业信息化新的核心使能技术,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
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以广域网和泛在网为基础,以面向服务的架构( SOA)、企业集成总线(ESB)等技术为核心,形成了新的集成标准和集成架构,对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业务进行融合、聚类、重组和优化,提升了信息系统集成运行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2)制造服务技术
制造服务技术以云计算、制造系统集成、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大修维修( MRO)、远程诊断与服务等关键技术为支撑,推动了云制造、系统成套与工程总包、面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模式的发展,推进了制造业的服务化,加快了专业化制造服务与公共资源服务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制造物联技术
制造物联技术基于互联网以及嵌入式系统技术、射频识别( RFID)技术和传感网等,构建现代制造物联网络;以中间件、海量信息融合处理和系统集成技术等为基础,基于物联网络开发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解决产品设计、制造与服务过程中的信息综合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问题,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强制造与服务过程的管控能力,催生新的现代制造模式。
2、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成绩与存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