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2011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全年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88.57 亿元,成功预报地灾403 起,避免人员伤亡34456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18 亿元。
  图6-3 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起数和安全转移人数(略)
  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共举行应急演练2550 次,参加人员达54.6 万人。利用“4.22 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发布:6 月13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决定》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协调推进山洪等其他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决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基本完成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到2020 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地下水监测
  全国200 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在4727 个水质监测点上,取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呈优良级的占全部监测点的11.0%;水质呈良好级的占29.3%;水质呈较好级的占4.7%;水质呈较差级的占40.3%;水质呈极差级的占14.7%。总体来讲,全国地下水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水质呈优良-良好-较好级的占45.0%,水质呈较差-极差级的占55.0%。较差-极差级水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优良-良好-较好级水。
  图6-4 全国地下水水质状况(略)
  与上年度相比,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282 个,其中水质变化呈稳定趋势的占67.4%;呈变好趋势的占17.4%;呈变差趋势的占15.2%。总体来讲,全国地下水水质变化以稳定为主,呈变好趋势和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比例相当。与上年度相比,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城市总数为176 个,其中66%的城市地下水水质状况以稳定为主,水质呈变好趋势与变差趋势的城市所占比例几乎相当。水质状况以稳定为主的城市分布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其中呈变好趋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西藏、内蒙古、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城市。呈变差趋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云南等省的部分城市。此外,河北、吉林、辽宁、陕西、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一些城市水质变好,一些城市水质变差。
  图6-5 全国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矿山地质环境
  投入矿山环境治理资金96.98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5.1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6.36 亿元,企业投资29.45 亿元。恢复治理矿山6066 个,累计25896 个;恢复治理面积71406 公顷,累计523354公顷。积极开展矿山公园建设,截至2011 年底,已有22 家国家矿山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取得资格的矿山公园已有63 个(其中,国家级60 个),取得资格的矿山公园面积28.64 万公顷。
  图6-6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情况(略)

  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
  继续推进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和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年投入资金3.79 亿元。建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135 个,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40 个,古生物化石遗迹自然保护区39 个。全国建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面积175.19 万公顷,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面积40.52 万公顷,古生物化石遗迹自然保护区面积43.47万公顷。
  图6-7 中央投入地质遗迹保护资金情况(略)
  持续推进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截至2011 年底,已有320 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地质公园面积807.73 万公顷。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138 处,世界地质公园24 处。另有140 处取得了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应急抗旱找水解决260 万人饮水困难:为积极应对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国土资源部调集系统20 多家单位近万名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物探和钻井设备千余台,历时70 余天,累计完成钻探总进尺33.3 万余米,成井2227 眼,解决了220 多万人饮水困难和50 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在四川和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宁南严重缺水地区及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施工探采结合井688 眼,解决了40 万人的饮水困难。

  七、测绘服务
  2011 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加强数字城市、天地图、监测地理国情三大平台建设,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着力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全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再上新台阶。

  测绘体制机制
  2011 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名赋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重大的职能和责任,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
  全年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1500 亿元,较上年增长达50%,实现产业规模的大幅增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测绘服务总值61.2 亿元,同比增长20.7%。
  图7-1 测绘服务总值(略)

  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是首个国家级地理信息科技园。产业园的建设旨在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市场有序的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在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我国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完备、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基地。

  表7-1 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

测绘基准建设

 

生产服务种类

2011 年

地理信息数据生产

生产服务种类

2011 年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 座)

442

数字线划地图(幅)(平方千米)

364428

平面控制网(点)

22892

12072708

 

高程控制网

点数(点)

25211

数字高程模型(幅)(平方千米)

83395

水准观测长度(公里)

100581

807038

重力基本网(点)

64

数字栅格地图(幅)(平方千米)

8529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平方千米)

1733890

1222012

地图编制

地形图(幅)

87798

数字正射影像(幅)(平方千米)

327962

专题地图(种)

30530

6116736

地图集(种)

507

公开出版地图图书

 

品种(种)

4338

电子地图(种)

814

总印张(万印张)

57403

 

航空摄影(平方千米)

1311848

总印数(万幅/万册)

18625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项)

307

总定价(万元)

232967

 

 

 

 

 

卫星影像获取(平方千米)

 

13071700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