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抽查结果分析
(一)食品。
1.食用植物油。共抽查了15个省(区、市)240家企业生产的240种产品,包括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花椒籽油、食用调和油等品种,重点对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游离棉酚(仅检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
1、苯并(a)芘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样合格率为92.5%,较2010年的89.8%有所提高,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浙江、江西、河南抽样合格率达100%。抽查中有18种产品不合格,其中有6种产品过氧化值超标,有5种产品酸值超标,有3种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
1超标,有4种大豆油溶剂残留量超标。
2.肉制品。共抽查了28个省(区、市)227家企业生产的250种产品,重点对亚硝酸盐、铅、无机砷、汞、镉、着色剂、防腐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丁胺醇、苯并芘等2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有9种产品抽查不合格,其中有2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有2种产品亚硝酸盐超标,有2种产品酸价超标,有1种产品大肠菌群超标,有1种产品防腐剂超标,有1种产品沙丁胺醇超标,有1种产品超范围使用着色剂。相关地方质监部门在接到检验报告后,迅速依法开展了查处工作。
3.白酒。共抽查了21个省(区、市)189家企业生产的200种产品,抽查覆盖了我国白酒主产区。重点对甲醇、铅、锰、甜味剂、酒精度、总酸、总酯、已酸乙酯、乙酸乙酯、固形物等1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显示,本次抽样合格率为95%,白酒产品总体质量保持稳定。在抽查不合格的10种产品中,有4种产品超范围使用甜味剂,有3种产品酒精度测定值与标签明示不符,有2种产品固形物超标,有1种产品已酸乙酯、总酯和总酸不达标。
4.葡萄酒。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甘肃、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市)157家企业生产的160种产品,覆盖了我国葡萄酒主产区。重点对酒精度、干浸出物、总二氧化硫、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甲醇、铅、防腐剂、甜味剂、合成着色剂等1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样合格率为93.8%,产品质量较为稳定。抽查不合格的10种产品全部集中在小型企业,其中有7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有1种产品酒精度测定值与标签明示不符,有1种产品山梨酸含量超标、有1种产品干浸出物指标不达标。
5.果露酒。共抽查了17个省(区、市)88家企业生产的90种产品,重点对酒精度、干浸出物、总二氧化硫、铅、甲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防腐剂、甜味剂、合成着色剂等1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有5种产品抽查不合格,其中,有3种产品酒精度项目不合格,有1种产品超范围使用着色剂日落黄,有1种产品苯甲酸超标。